身上的劳动节:穿上工装,你就是一道光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珂

打小我妈就教育我,"干活要有干活的样子"——袖子要挽起来,围裙要系上,头发别乱蓬蓬的遮住半边脸,诸如此类bulabulabula。

当时听着烦,而今细想想,长辈的话真的,常有理。

其实自打有劳动者以来,干活的着装就有要求。一是便利,二是舒适与安全性,三是身份识别。再矫情一点,还有职场存在感。各种硬核内涵,断不仅止简单保暖遮盖之效。

在这个劳动节的节日,就来扒一扒工装,致敬每一个努力工作着的你。

《清明上河图》里的工装

当十八、十九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渐次展开,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嗣后现代意义上的生产线逐步完备,流水线旁的工人们不会想到,他们身着的宽袖衬衣、高腰背带宽腿裤、高帮靴子以至鸭舌帽,开启了服装史上一个全新的款型流派——工装。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生产场景

早期工人群像

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女工工作场景

1865年,时两江总督李鸿章一手筹办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开启洋务运动军事强国实业兴邦的历史格局。随后有一批洋务人士创办金陵制造局、汉阳兵工厂、轮船招商局、兰州织呢局等,由军用到民用,由官办到官商合办。有史料载:江南制造局雇用了大量的中国工人,在其中操作及学习机器,因其专业技能,工人薪水是其时城市苦力的4-8倍。这些工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形成的一批技术工人。中国首套现代意义的工装也由此诞生。

彼时的工装基本沿袭官服与民间常服,尚未有明显的工装特点。

上身马褂,下身着裤,机器间行走,长衫是要不得的。

倘若把工装的定义拓宽,由产业工人的工作服拓展至劳动者的劳动着装,视域可极大拓展。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模样。来,上图!

这幅《清明上河图》短短一截局部,从着装打扮及道具即可判断出职业的,您细数数,有几种?长衫的先生,短打的挑夫,商贩,脚夫、马夫、货郎……镜头放远了,茶坊酒肆,替书看相,卖艺行拳,来往官人……所谓人靠衣装,不只是贵贱的不同,更是身份识别的鲜明符号。

穿上工装,你是一道光

摆活了历史,还须照进现实。

上世纪初叶,当海风徐徐送来大洋彼岸的商业气息,现代商业自通商口岸登陆,向内地蔓延挺进。经济裹挟着外来文化涌入,日常着装也作为精神内核演化的外在表征,以一种突兀而坚定的姿态,不可逆转地发生着演变。

最早沐西洋文化之影响并在经济上与西方发生紧密关联的,是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后来的"东方明珠"香港,彼时还是个小渔村。上海滩最早出现洋派装扮的中国人群体,是出没于各处洋行的买办阶层及职员。西服,礼帽,包包,锃亮的皮鞋,胸前兜兜里塞只金怀表——此种典型装备,一望而知是为洋人做事的。

嗯嗯,基本上就是下面几位大哥这样子啦!

半个世纪过去,国门重新打开,历史仿佛重演。而今沪上出没于各大写字楼的外企白领,人人一身面料高档、剪裁精致的西式套装,高跟鞋,皮包,精致妆容。一身行头滴水不漏,件件皆是潮流所向。

除了相当讲究外形而又有条件讲究的白领,其实每一个职业群体都有相对统一的着装特点,特点即构成风格与特定的审美,职业形象的辨识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这种广义上的工装,既是职业身份的外化,也是一种身份自觉。

放眼人群,工装塑造了个体形象,同时又被穿着者赋予了一种独特气质。工人的粗犷硬朗,农民的质朴接地气,商业精英的干练工业风,艺术从业者的浪漫不羁,媒体人的~~等等,媒体人?别搞了,媒体人怎么会统一着装?开放型人格特点的这一群,在意的是内核,讲究什么服装!风里来雨里去的,冬天要挡风御寒,夏天要遮阳快干,不怕皱,能扛造,还得俩月不洗也看不出来——综上需求,颜色要深,材质要韧,造型要垮,走哪都看不出来是干嘛的,搞暗访还不容易现形。总而言之,没有特点,就是我媒体人的特点,大象无形,高手高高手!

除了服装,外挂也少不了。一身干练帅气而人畜无害的休闲西服或领子保守的夹克衫,一只宽背带方方正正体量合适又扛造的包包不离身,啥情况?挨踢的时候好拿来防御把伤害值降到最低——此即IT(挨踢)人士标准造型。

咱们工人有力量

1981年,20岁的康建军进入洛阳矿山机械厂,领到了人生第一套工装。年初热播的良心剧《大江大河》都看过吧?对对,就王凯进厂穿的那种,蓝莹莹的劳动布,非常结实,品质极好。在那个年代,国营大厂的工装品质是要优于平时市面上的衣服的。老工人身上的衣服都洗得发白,更加柔软合体,且边角处有自然磨损,那都是劳动的印迹,见证的是年资和技术实力,小青年们没有不打心眼里服气的。

康建军穿一身牛仔工装在厂区留影

康建军记得,自打进了厂,厂子里每年都发工装,从无间断。起初是粗布的、牛仔的,后来面料改进有了化纤成分,款式也讲究了不少。生产一线特殊工种像炼钢工、电焊工、油漆工,仍然是纯棉,不仅要耐磨耐脏,有些还耐高温,防静电。机械工人经常来往于机器之间,要避免衣服被机器缠绞,工装就要求是紧身的,下摆、袖口、裤腿都是可以扣起来的。

油漆工人

电焊工人

炼钢工人

机械工人

除了衣服,还有配套,劳保手套和劳保鞋也都是定期发放。那鞋子真叫一个结实,鞋头里有钢板,踢不烂。现在市面上流行的TIMBERLAND,跟当年的劳保鞋如出一辙,得一千多大洋呢!追求的就是酷酷的工业风。

康建军的父亲、媳妇、妹妹、妹夫都是洛阳矿山机械厂职工。那个年代,像这样一家子六七八九十来口人在同一个厂子上班的很常见,亲戚加工友,亲上加亲,一待就是一辈子。工友也都处成了亲人,厂子就是家,那份归属感,是今天频频跳槽的年轻人无法体会的,也是普通企业难以给予的。

像洛阳矿山机械厂这样"一五"计划时创建的大国营厂洛阳还有好几家,一拖、铜加工厂、轴承厂、柴油机厂,厂矿职工和厂矿子弟,在洛阳这样一个工业城市是个显赫的存在。巅峰时,洛阳矿山机械厂职工及家属达到4万多人。

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企业,工装,有着坚实的精神内核。它所承载的,是时代风貌,是个体记忆,是奋斗历程,是集体主义企业文化带来的归属感,以及家国成长史。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邱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