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朗乐观的壮小伙,年纪轻轻怎么就得了肾癌?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林辉 实习生 董晚晴 帅文杰 通讯员 田沛 王晓凡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男孩儿?

体型魁梧 不算胖

从小被人说是“壮小伙”

开朗乐观 善交际

抽烟、喝酒、聚会、熬夜游戏……

哪哪都少不了他!

那这条微信

请一定转发给他看!

因为这些习惯 很伤肾!!

受访专家

何朝宏 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 靖 泌尿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23岁,没就业 先住院

第一次见到小宋,近1.8米的身高,体重200斤左右,高高壮壮,特别爱笑,这么乐观健壮的小伙子,却在入职体检中查出了肾癌。

彩超显示左肾上发现一个4.3cmx4.7cmx4.5cm的圆形肿物,有血流信号;完善CT检查认为肿物考虑恶性。由于位置较深,当地医院建议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也就是完整切除左侧肾脏,从而降低复发概率。

年纪轻轻就要切个肾?小宋无法接受。

经多方打听,他找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靖。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李靖主任查阅检查结果后发现,肿瘤尚属早期、没有远处转移,肿瘤与肾盂有细微操作空间,可以行“后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通俗讲,就是切除部分肾脏。

“对于早期肾癌,肾部分切除与肾完整切除的长期生存无明显差异。”李靖介绍,考虑患者有较长的生存期,尽可能地保留肾单位,对患者以后的生存质量也有很大帮助。

之所以选择“后腹腔”,是因为小宋太胖,肌肉脂肪均较厚,从正面入路安全气腹压力固定,手术操作空间不理想;同时,肾脏周围脂肪较多,操作空间狭窄,暴露困难,手术难度增加,会增加出血、感染及副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又因肥胖,给手术中的麻醉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增加了风险。

经过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较少,切口很小。术后病理显示为透明细胞癌,是较为常见的肾癌类型。

目前,小宋已康复出院,正在积极运动减肥,定期复查,与正常人无异,且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任性劣习 增加患癌风险

回忆过往,小宋对自己的坏习惯后悔不已。

年仅23岁,小宋就有近10年烟龄,同时也烟酒不分家,上大学时经常和同学一起通宵,熬夜打游戏都是家常便饭。

“身边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都是这样的习惯,也不觉得有什么。”小宋说,直到他生病,一些朋友戒烟、限酒,也不再熬夜打游戏了。

“其实就是觉得自己年轻,有侥幸心理,觉得这种病不会找上自己。”小宋说。

李靖主任介绍,肾癌的形成,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熬夜、工作中接触镉和有机溶剂等,都有直接及间接的关系。而过于肥胖,缺乏锻炼,也增加相应的治疗难度,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世界肾脏日 关注肾健康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为“人人关注肾健康——吾爱吾肾、知识强肾”。搭建肾脏病知识平台,共护肾脏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

何朝宏主任介绍,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可分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等。大多数地区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据统计,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与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相比,算是“小众”。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各不相同,总体上

发达国家发病率>发展中国家

城市地区>农村地区

男性>女性

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20年已经成为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0位。

肾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有肾癌家族史

●罹患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结节性硬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特别是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

●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有毒物质或工作环境污染严重的人群

●肥胖人群

●长期酗酒、吸烟、熬夜

高危人群要做哪些检查?

每年要做一次双肾的B超检查,对于处于40至70岁这样高发肾癌年龄的人群来说,更应该注意进行B超体检,这是发现早期肾癌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肾癌如何预防?

1、定期体检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肾癌的重要举措,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降低肾癌的发病率。

2、戒烟

吸烟是肾癌发病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认为吸烟是中等危险因素。不吸烟或尽早戒烟。大量的前瞻性观察发现吸烟与肾癌发病正相关。

3、控制体重、控制高血压

增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研究表明,高体重指数(BMI)和高血压是与男性肾癌危险性升高相关的两个独立因素。李靖主任建议大家,增加体育锻炼,保持科学健康饮食,减少摄入高脂、高蛋白饮食,努力控制体重,千万警惕“中年发福”。

4、避免其他危险因素

防止滥用激素;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如非那西汀等药物应该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放射线侵害。避免化学致癌性物质的介入。

何朝宏主任提醒大家:早期肾癌通常没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血尿、腹部肿块、腰部疼痛等症状。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任倩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