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前曾在襄城受活命之恩?和亲之路沿线讲解员大赛许昌获头奖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思远 通讯员 陈亮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昭君踏上和亲之路前的故事却少有人知。日前,在首届“昭君杯”和亲之路沿线讲解员大赛中,许昌市博物馆讲解员讲述许昌襄城流传的昭君出塞前的故事,获得大赛一等奖。

讲述昭君故事,许昌讲解员获头奖

“王昭君不仅有落雁之姿,更具报国之志;她不仅仅是一个和亲使者,更是民族友好的象征。”9月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许昌市博物馆讲解员张裕身穿一袭汉式朱红深衣,在比赛中娓娓道来王昭君的故事。

“昭君出塞”和亲之路途径五省九市,自湖北省兴山县始,经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到达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全长近5000公里。

首届“昭君杯”和亲之路沿线讲解员大赛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以五省九市讲解员大赛的形式,对昭君出塞文化遗产进行多元化表达。

38名选手入围决赛,许昌市博物馆讲解员张裕以《“君”心伴我心,助力新时代》为题,荣获一等奖。许昌市博物馆获优秀组织奖。

传说昭君曾在襄城受活命之恩

“在许昌襄城,流传着昭君出塞前的一段故事,当地为王昭君建有衣冠冢,‘青冢愁云’是明代襄城八景之一。”比赛中,张裕道出了襄城的昭君传说。

西汉元帝年间,汉匈两家历经百年烽火,都希望实现和平。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三次请求和亲。

传说王昭君在去匈奴和亲之前,千里迢迢从长安回到故乡姊归看望父母。当她返程长安路过许昌襄城时,由于舟车劳顿病倒了。王昭君病后,同行的人束手无策。襄城李村有一位老婆婆精通医术,煎汤熬药,细心照顾王昭君。一段日子后,王昭君病情恢复。临启程时,王昭君为表达对老婆婆的感激之情,剪下了一缕青丝,并留下了一些随行衣冠。

后来,当地人为纪念王昭君,修建了衣冠冢,名为“青冢”。

青冢寺

明代尚书作诗纪念

明嘉靖年间修《襄城县志》记载:“王昭君墓在县西北。”比《襄城县志》早修十几年的《许州志》也有记载:“青冢,在襄西北十五里,旧传为昭君墓。”

冢旁有龙兴寺,冢寺相连,寺冢相依,后人将龙兴寺改称青冢寺,位于今天襄城县城西十里铺镇寺后李村。

历代文人对青冢寺题咏颇多,明代户部尚书李敏曾作诗描写王昭君远离故土的孤独与怨伤。

诗云:

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

阴迷冢木风霜老,春入林花锦秀香。

怨骨九原应恋阙,芳魂千载定还乡;

愁云漠漠萦青草,犹似穹庐夜断肠。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