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粉粹机火了,是否可行?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吕高见
今年7月初,上海开启“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引爆舆论。
大河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上海部分小区,对于垃圾分类,其实市民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新经验、好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对郑州年底即将实施的垃圾分类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你扔垃圾我奖励”,垃圾分类亮点多
连日来,大河报记者走访了上海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黄浦区等几个区的部分公共场所和居民区,寻找垃圾分类中的一些亮点。
7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静安区万航渡路附近的万航公寓小区,在离门口不远处,一处垃圾箱房格外显眼,有4个干垃圾和3个湿垃圾投放点,里面摆放着多个垃圾桶,保洁员夏先生正在清理桶里垃圾。有居民投放完垃圾后,旁边还有水龙头可供洗手。
“‘绿色账户’可兑换礼品。”据夏先生介绍,居民分类倾倒垃圾后,每天累计积分,建立“”绿色账户”,还可以购买物品。比如早、晚各倒一次垃圾就能获得20分,3个月累计下来1800分左右,到时候就能换洗衣粉、洗洁精、毛巾等很多物品。
万航公寓小区所在曹家渡街道武西居民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倒垃圾还能攒积分,兑换礼品,大家参与热情比较高涨。
和万航公寓小区不同的是,徐汇区田林十二村居委会干部把门禁卡现成的实名系统和垃圾房“绑定”,做成了“一卡通”,居民仅需要一张卡,就能方便扔垃圾和进家门,为大家提供了方便。
长宁区中华别墅小区,所在居委会实施了数据实时统计机制,由志愿者详细记录居民每次垃圾投放分类情况,设置了红黑榜公示家庭垃圾分类情况,表彰分类良好的家庭,督促分类不彻底的情况,形成良性循环。
该小区居民告诉记者,有了制度的约束,大家都自觉了许多,垃圾分类分的更准确了。
徐汇区虹梅街道,通过辖区内设立“一区三点”湿垃圾回收处理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日均处理餐厨垃圾近25吨,基本可以实现“餐厨垃圾不出社区”的“小目标”。
“清运车每次倒完垃圾,都要及时清理。”在北宁南路和万航渡路交叉口附近,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洗车辆。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记者看到,多处除了医疗垃圾,干湿垃圾外,还有可回收垃圾。
如今,在上海,垃圾分类已经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惠”的都市生活新时尚。
外地游客来沪,点赞上海垃圾分类
黄磊老家在河南,趁着这几天放年假,带着孩子、老婆专程来上海旅游,没想到却遇到了“史上最严”垃圾分类。
他告诉记者,前几天到外滩玩,发现很多游客吃的雪糕、果皮等垃圾,都会投放到相应的垃圾箱。之前他也曾到过上海,现在和以前比着,有很大提高。
采访中,多名游客表示,如今他们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牙具、餐具等,垃圾分类虽然说麻烦点,但确实带来了好处,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了,为上海点赞。
除了游客,还有更多的志愿者,也在为垃圾分类做贡献。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女儿放假后,一起来做的志愿者,他说很有意义这个活动。
记者注意到,垃圾分类也带动了网上垃圾桶的热销,一些制造商也从中找到了商机。一位经营垃圾桶生意的商家透露,现在比以前好销售多了,尤其是智能垃圾箱,有的还能多卖几十元。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上海很多居民小区,目前均推行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的措施。个别小区为了鼓励市民按时投放,他们还在集中投放时段,使用积分形式,鼓励市民按时按标准投放。
不过,市民张先生建议,垃圾投放时间能否延长?他解释,早上7点至9点,这时段是最忙的时间,要送小孩上学,后自己上班,可能没法扔垃圾。晚上6点至8点,单位离家远的,这时段还没到家,又没法扔垃圾,带来了不便。
对此,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也表示不会“一刀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定时定点是约定而不是规定,所以要坚持精细化的管理,做到一小区一方案,同时也要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
末端处理厂处理后,垃圾再重复利用
7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浦东新区唐镇生活垃圾转运中心,陆续有垃圾清运车进出。
附近居民称,垃圾清运每天上午是最繁忙时候,会分别将干垃圾和湿垃圾从各个社区和单位运到这里。这些垃圾会被分类压缩,然后分别进入两个末端处理厂。
据了解,每天有约260辆次垃圾清运车在此倾倒约2400吨干垃圾,这些垃圾主要用于焚烧发电。目前,上海干垃圾焚烧能力每天达1.93万吨,约占干垃圾产生量的90%。
其实是湿垃圾。而运到这里的湿垃圾,有专门人员分拣掉塑料袋等杂质后,经过粉碎、提油等步骤,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并用于发电,残余的沼渣将被送入焚烧炉焚烧处理。
此外,上海每天还产生3000多吨可回收物,经过分类挑选后,会被打包送往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利用。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市目前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6106个、中转站121个、集散场6个。
对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仅做好垃圾分类还是不够的,要从长远来看,建立以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为系统的高效顺畅垃圾处理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良性发展循环。
上海垃圾分类,也引发大量网友热议。一名网友建议,各类产品的生产厂家把物品归属于哪一类印制在包装上,这样消费者一看即可一目了然,也不用为分错垃圾而发愁。
有网友坦言,垃圾分类是好,但总感觉又会产生很多塑料袋,塑料袋又产生了新的垃圾污染。不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产生了另外的问题,顾此失彼。相关部门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把纸箱子收好,等攒多了还可以卖钱。”更多网友则呼吁,这样除环保外,还可以小赚一笔,可谓是一举两得。
关于市民热点问题的回应
1、垃圾分类,倒逼市民提升环保意识。为了图省事,一些人自费购买了厨余垃圾粉碎机。那么,厨余垃圾粉粹机是否可提倡?
对此,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称,厨余垃圾粉碎机可以将厨余垃圾进行机械粉碎,直接通过下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湿垃圾的收集量。但能否在上海等大城市大范围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上海排水管网的条件和污水处理能力。
一是雨污水合流制地区和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未彻底消除前,含有湿垃圾粉碎物的雨污水会加剧河道污染。二是增加排水管道堵塞风险,甚至沉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会造成管道运行安全隐患。厨余垃圾粉碎后,形成3-5毫米的细小颗粒,大部分为不溶解物质,厨余垃圾颗粒很容易在管道内沉积。
邓建平表示,所以目前上海不鼓励家庭采用厨余垃圾粉碎机处理厨余垃圾,建议按照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投放。下一步,相关部门会加快调查研究,就垃圾粉碎机的使用提出指导意见。
2、大河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垃圾投放时间市民都能够遵守,可到了晚上或者没人监督时候,也存在不分类,不自觉倾倒垃圾的个例。遇到混装混运怎么办?
邓建平表示,要加快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去年他们根据干湿垃圾分类量变化和垃圾总量增长的趋势,统计排摸各类垃圾运输车辆的存量和缺口情况,将各区增配分类运输车辆任务列入《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
还要加强分类和收运处置单位的监管,对分类投放、驳运、运输、中转、处置五个环节建立机制,通过“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以及量化考核等措施,落实分类收运处置责任,努力消除混装混运情况。
同时,联合城管执法部门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混装混运”行为逾期不改正的,将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混装混运、混合处置情节严重,且屡罚不改的,还将吊销生活垃圾经营服务许可证。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王丹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