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丨红茱萸、白桔梗,嵩县脱贫有两宝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梁新翠 文图
10月1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越过木扎岭,从鲁山县进入嵩县境内。
今年9月26日,张广智副省长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做了《关于全省脱贫攻坚情况的专项报告》,其中就提到了嵩县,它在我省贫困县考核中,和兰考等11个县一道被划为A级贫困县。脱贫工作任务艰巨。
和鲁山县一样,嵩县境内也多山,采访团第一站来到的车村镇就在白云山脚下。

在这里,有一种红色的小果实随处可见,深秋时节,它是山间、路旁最亮丽的一抹颜色,远远望去,煞是好看。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种小红果是当地特产的野生茱萸,不仅有观赏价值,还可以入药,去核晒干后,一斤价值12元,当地人家多则数百棵,少则也有几十棵。除了茱萸,采访团还看到很多村民坐在家门口,为一种人参形状的根茎剥皮,询问之后才知道这种根茎叫桔梗,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入药,每斤15元左右,和茱萸,以及板栗一起,它们构成了嵩县山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车村镇树仁村,参观完当年红二十五长征时露宿的烧饼店旧址之后,记者走进了村民金君惠老人家里,只见他家廊下铺了一层塑料布,老人正忙着往上面晒桔梗。金君惠告诉记者,这些“白胖子”的生长期比较长,需要2-3年,他家今年一共种着1.8亩,总产量在3000斤左右;另外,他家还有70、80棵的茱萸,马上就也到收获期了,这2项加一块儿,年收入过2万不成问题,采访中,老人脸上一直难掩丰收的喜悦。但是在种这些“红白之物”之前,老人过的是山民们最原始的靠山吃山的生活,平时上山采草药,收入仅能维持温饱。如今,采草药倒成了他的副业。

车村镇还有个名字很有趣的地方叫明白川,当年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时曾从此村路过,村民为了纪念红军,把把他们走过的街道称为红军巷。江家平老人的家就在红军巷的尽头,儿子在外打工,他自己是村里的保洁员,还照看着上百棵板栗、茱萸树,闲时还会在家里捯饬盆栽红杉,卖给附近的景区,几项收入加起来,老人家收入超5万,而在8、9年前,这是这种日子是张老汉想都不敢想的。老人一边侍弄自家的盆栽一边对着记者说“以前不懂嫁接、修建技术,板栗个头小,茱萸结的少,完全是靠天吃饭,自从村里免费开办技术培训班之后,我就跑去听课,现在板栗跟茱萸的产量都提高了不少。”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李韶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