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原创乡土文学》庙湾纪事之四:庙湾清真寺

  庙湾清真寺

  走在庙湾街上,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清真寺阿訇诵经祷告的声音,那是阿訇用阿拉伯语在背诵《古兰经》,声音宏大悠长,极具传播力。每天五次,准时播放,周而复始。循声找去,便可找到庙湾清真寺。

  庙湾清真寺坐落在洪河由南向东的拐弯处、洪河的北岸,坐东朝西、临水而居。阳光普照或夕阳西下时,波光粼粼的洪河水闪着金光从脚下流过,那寺那人那水那倒影构成一幅绝妙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

  走过很多地方,留心发现,清真寺大多都依河临水而建。而回民大都以寺为中心围寺而居,多采用大合居小分散的方式,便于回民做礼拜和洗礼,也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无论何地,清真寺给人的感觉是,位置突出,标志明显,便于发现,肃穆庄严。

  走近庙湾清真寺,银白色的大门左右敞开,门头上有一匾,上写“庙湾清真寺”。门楼顶层上是三个绿色圆包,每个圆包上有三个不锈钢圆球,自下而上由大到小,最上端即是不锈钢月牙,高高耸立。这是纯粹的阿拉伯式建筑,月牙代表斋月时封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志,伊斯兰教是九月封斋,即从新月出现时开始,从下一个新月出现时结束。门楼上的清真寺标志,庄重典雅,极富民族特色。进入院内,见正房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有房24间,是阿訇住室、接待室和会议室,专门供阿訇一家居住、招待来宾和开会的地方。会议室的门头上方镶嵌有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阿拉伯文,意思是“只有真主应该受到崇拜,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东侧有男净身房、女净身房和仓库各三间。院子南边是三间平房,是开斋节和回民办红白事待客的地方。院子西侧是一座礼拜楼,共三层20间。礼拜大殿坐西朝东,常用的有三间,殿内正面墙上镶嵌有阿拉伯文,意思是“奉真主之命,开始”、“普善特善的”。地面铺有带阿拉伯花纹的绿色地毯,可以容纳200多人礼拜诵经。院内栽有松柏、桂花,地面全部水泥硬化,开斋节或办事时可摆五、六十桌。寺内所有建筑全部由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成,简单明了,不加雕饰。每个房间都不挂任何画像雕刻,也无对联,白色素净,整体素雅,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全寺占地面积2亩,是平舆县位置较好、面积较大、伊斯兰风格显著的清真寺。

  “有教伊斯兰,传播在庙湾。回民清真寺,不知多少年。”庙湾回民及清真寺的历史到底有多久,无人能说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回民居住在庙湾的历史多长,庙湾清真寺的历史就有多长。庙湾古镇历史悠久,处在汝南项城两县之中点、汝项官道与洪河的交叉口,当年繁华之势北逼京津南抵荆楚。如此商业重镇,怎么会没有回民经商参与呢?据老人们讲,汝项官道上的庙湾洪河老桥呈东西走向,清真寺就建在洪河老桥东头南边一点,就是现在的位置,可见当年建清真寺选址的讲究,也足见庙湾清真寺历史的久远。

  民国时期,经济相对落后,家家户户都不富裕,清真寺占地面积小,礼拜殿等房屋规模都小。文革中由于推行极左路线,清真寺曾一度没有阿訇,取消礼拜活动,连回民兄弟擅长的经商活动也被禁止。改革开放后,回民个个发挥特长,经商活动繁忙,生意兴隆,户户小康。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庙湾镇由回民建设经营的皮革厂就有十几家,产品南到广州、北达黑龙江,甚至出口国外,使历史悠久的“庙皮”牌子叫得更响得以发扬。这些企业每年创国内生产总值都在亿元以上,为此庙湾镇在1992年被评为“亿元乡镇”,庙湾乡也因此改称庙湾镇,回民兄弟的贡献功不可没。新世纪以来,庙湾回民积极走出去创业发展,各自开创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以武学福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社会知名成功人士在创业成功后,致富不忘家乡。武学福先生任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后,积极组织协调解决清真寺发展问题,成立了庙湾清真寺车队,捐资重建清真寺,为清真寺定制方桌条凳几十套,向清真寺捐款,慰问70岁以上老人,捐助狮子灯会,传播和扩大了庙湾清真寺的知名度。历届阿訇和清真寺管委会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积极引导回民发扬伊斯兰教义,遵守伊斯兰教规,与汉族群众和睦相处,民族融合得到快速发展。每逢开斋节,平舆县领导都要带队来慰问,庙湾镇各单位、各村委、街上各大店铺都前来祝贺,民族团结得到充分体现。

  庙湾清真寺是庙湾回民的家,是弘扬伊斯兰教规教义的地方,是庙湾回汉民族团结融合的象征,也是庙湾古镇的特色一景。走在庙湾大街,耳边又传来阿訇虔诚的诵经声,让人想起回民、清真寺、洪河、庙儿湾••••••

  点击下方文字可查看往期文章

  庙湾纪事之一:庙湾高挑龙

  庙湾纪事之二:庙湾山陕会馆

  庙湾纪事之三:岗李台子寺

  作者简介:梁宏宇,笔名红雨,河南省平舆县庙湾镇人,出生于 1968 年,现供职于平舆县委农办。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写作《庙湾纪事》《阳城记忆》《杨埠印象》《舆之车》等乡土文化系列和部分诗歌散文作品,发表在国内纸媒网络上。

  投稿说明

  ●文章体裁:不限。

  ●投稿邮箱:120921917@qq.com

  ●投稿微信:13383963313

  ●投稿方式:文章正文+作者简介+作者彩照。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

  ●权利与义务:责编对来稿有修改和编辑排版、版面设计的权利。

来源:平舆在线 编辑:凡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