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现有农贸市场126家,15家不达标,买菜地图公布!
过去的2018年,郑州市民“菜篮子”有了新变化。新的更具时尚范儿的农贸市场建成开业了,比如全日丹集市;老的旧的农贸市场退出了,比如外迁的陈寨蔬菜批发市场、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
新旧更迭后,郑州现有农贸市场多少家?能不能满足现有居民需求?又有多少家达标?
三年前
郑州农贸市场缺口大,一次买够三五天的量

如今的农贸市场像超市,干净明亮。这在以前难以想象
“菜篮子”牵涉到市民的“饭桌子”、“米袋子”和“果盘子”,更是一个城市的民生所系。重要到什么程度?早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明确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农贸市场建设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一环。而从2016年开始,郑州进行公益性标准化农贸市场新建改建工作,并被列为每年的民生十大实事。到了2018年,郑州更是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3年内农贸市场数量增加至200家。
评价农贸市场建设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数量和质量,换句话说,也就是农贸市场缺口和合格率(达标率)。
先说下农贸市场缺口。来自郑州市市场发展局的说法称,2016年3月份,郑州城区仅有农贸市场89个,且分布不均匀,距离10分钟步行圈太远。根据辐射半径和服务人口来计算,郑州需要240个农贸市场,彼时还需要再建150个左右。
8个月后,郑州市市场发展局连续在2016年11月至12月对市内五区、四个开发区集贸市场进行调查,显示郑州城区农贸市场达到112个,但是尚存在128个缺口。
“那个时候农贸市场少,得去几公里外买,一次买够三五天的菜储存在冰箱里。”有市民回忆,“而且那个时候农贸市场光线暗,地上淌着污水,空气都是臭味,得踮着脚走路,逛一趟回来衣服净是味道和污渍。”
以上是2016年的境况,那年是农贸市场新建改建工作的开局之年。“买菜难”还是一个老大难,农贸市场缺口较大。
买菜地图
二七区、中原区有多少家农贸市场?在什么位置?

如今的农贸市场像超市,干净明亮。这在以前难以想象
3年后的今天,多项瞄准改变农贸市场尴尬境况的措施已遍地开花:2016年,郑州市政府出台政策,规定“达到1万人的居住小区必须设置菜市场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万人配建,每处菜市场规模宜为2000~3000平方米”;农贸市场建设每年上榜当年度民生十大实事,2017年要求新建改建标准化农贸市场20家,2018年为15家……
那么,目前有多少家农贸市场?郑州市市场协会近期摸底排查了农贸市场实际数量,并按照区域划分,绘制出了“买菜地图”。
河南商报记者拿到了这份沉甸甸的“买菜地图”。不完全统计,二七区农贸市场数量一共33家。而二七区常住人口为80.15万人(郑州市统计局2017年数据)。
A
二七区农贸市场名单(不完全统计)↓↓↓
二七区33家农贸市场具体为: 庆丰街农贸市场(庆丰街升龙世纪花园电动车航母新城),交通路农贸市场(政通路50-16),升龙农贸市场(新圃街2号院),京广路农贸市场(永安东街51号),合作路农贸市场(合作路水工家属院北门),康复中街农贸市场(康复中街32号),路砦生活广场(汝河路30号),永安街农贸市场(永安街12号楼),汝河生活广场(汝河路68号),百顺农贸市场(安康路4号),苗圃农贸市场(苗圃31号楼),和平路农贸市场(和平路建设路口),勤劳街农贸市场(勤劳街96号),全日丹集市安康路店(安康路大商千盛广场西头),全日丹集市碧云路店(碧云路北富寓花园),百姓菜市场(兴华南街与郑航路口兴华商务楼),丹青路农贸市场(工人路西丹青路北),万客来菜市场(兴华南街),人和大发菜市场(汉江路以南人和路以西),新高砦农贸市场(京广南路西),长江路便民菜市场(人和路与郑航交叉口),侯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四环与嵩山南路交叉口),二七社区居民商场(长江路行云路交叉口西北角),南屏路农贸市场(京广路与南屏路交叉口向东500米),漓江路农贸市场(漓江路169号),华中生活超市(南三环与碧云路交叉口向北500米),佛岗农贸市场(南三环连云路口),全日丹集市南彩店(南彩路北50米),鲜尚萬嘉农贸市场(嵩山南路与航海西路的交叉口),郑密路农贸市场(郑密路84号),外滩农贸市场(南三环郑密路交叉口),马寨农贸市场(同兴街17号),中原粮油市场(南四环与郑密立交桥交叉口西北100米)。
B
中原区农贸市场名单(不完全统计)↓↓↓
来自郑州市市场协会的数据,不完全统计,中原区有18家农贸市场。而中原区常住人口为76.88万人(郑州市统计局2017年数据)。
这18家农贸市场分别为: 航海农贸市场(桐柏路航海路交叉口),鲜刻达农贸(工人路汝河路交叉口),中原老集市(伊河路秦岭路交叉口),元通农贸市场(须水河东路),中原中路集贸市场(中原中路151号),伊河路市场(北)(伊河路秦岭路),岗坡农贸市场(岗坡路秦岭路),琮优农贸市场(棉纺路桐柏路),三厂集贸市场(国棉三厂社区内),四厂集贸市场(国棉四厂社区内),朱屯集贸市场(农业路桐柏路),百花路农贸市场(百花路32号),工人路农贸市场(工人路伊河路),秦化集贸市场(秦岭路化工路),老市场集贸市场(化工路西三环),王府壹号生活广场(前进路与陇海路),西站生活广场(建设西路汽车西站旁),白庄集贸市场(化工路秦岭路)。
提问1
农贸市场现有多少家?缺口还有多大?
经过这几年的新建改建工作,郑州市现有农贸市场数量达到了多少家?有多大幅度的增长?
郑州市市场发展局市场管理处处长田建军称,2016年3月郑州市农贸市场数量为89家,如今农贸市场数量达到了126家(不含县市),“这中间有升级改造的,有新建的,也有关停的。”
也就是说,两年多时间,郑州农贸市场新增了37家。
而根据《郑州市加快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和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规定,2020年,郑州市农贸市场数量要达到200家。
提问2
农贸市场达标率有多少家?
达标率是评定农贸市场的又一个标准。
2016年年末,郑州市市场发展局调研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市城区集贸市场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市场仅有15个,整体达标率只有13%。尽管当时管城区有14个农贸市场,惠济区有2个,但是惠济区和管城区达标率均为“0”。(该达标率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中农贸市场的达标率。)
而到了2017年“双迎攻坚”集中治理前,农贸市场达标率接近17%,整体情况依然堪忧。
“前期,我们的市场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陈旧、配套设施不全,在2017年‘双迎攻坚’集中治理前达标率不足17%。”郑州市市场发展局副局长房广明曾这样评价农贸市场,“很多市场制度缺失、管理缺位、破烂不堪、污水遍地、垃圾成堆,臭气熏天。”
经历了2017年度的集中整治行动,农贸市场达标率有了大幅提升,由整治前不足17%提升到86%。而2017年度,郑州共整治提升了53家,关停整改了27家。
如今,一年过去了,达标率有没有新的变化?
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市场发展局获悉,截至目前,郑州市126家农贸市场中,达标的有111家,达标率达到了88%。另外有15家因为硬件简陋等原因未达标。

如今的农贸市场像超市,干净明亮。这在以前难以想象
记者手记
往前数,在三年多前,郑州市农贸市场缺口大,数百万人口只有双位数的农贸市场。部分区市民买菜甚至需要穿越半个郑州,一趟要采购齐三五天的量,储备在冰箱慢慢吃。
对于菜农来讲,当时的菜市场经营环境犹如噩梦,污水横流,臭味熏天,冬冷夏热,更谈不上空调和新风系统。
如果谁说,几年后菜市场会像超市一样高大上,会被认为是笑话。
只不过几年时间,买菜变得像逛超市一样享受,手机支付分分钟搞定,可溯源系统让萝卜白菜有了身份证。
不过,菜市场手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保证商业化的同时兼顾公益性的平衡?农贸市场规划何时出台?国有资本如何参与公益性农贸市场建设?农贸市场余下的缺口何时才能填满?
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来源: 郑州批发市场 编辑: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