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性微创TAVI手术,让重症瓣膜病患者心里“踏实”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魏浩

对于高龄、病重、体质差、心脏功能不好的瓣膜病患者来说,接受外科手术的可能性为0,但不做手术就意味着放弃治疗,坐等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从2017年9月,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七院)成功实施我省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至今,这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前沿技术,已让我省20余名患者轻松摆脱高危瓣膜病的威胁。

对我省瓣膜病患者来说,这种手术是否适合所有病患?手术难度到底有多大?不用开胸的话,手术效果有无保证?就这些问题,记者到该院走访了最近接受手术的患者和相关专家。

走两步就喘得不行,66岁患者得了“八十岁的病”

1月17日上午,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病房,66岁的李先生坐在床上,跟同屋的病友聊天。“以前我心里感觉都是空的,走路没一点劲儿,天天就像踩在棉花上。做了(TAVI)手术,当时就感觉心里踏实了!”

因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李先生反复发作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后来又导致双腿水肿,出门走不出一站路。不仅如此,夜里还经常因为喘不上气,不得不坐到天亮。

“瓣膜病在80岁以上老人中较多见,患病率在15%~20%;60岁以上老人发病不多。”

该院心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张申伟说,李先生的心脏达到了正常人的1.5倍,属于较重的瓣膜病,除了生活毫无质量外,还有随时猝死的风险。即便如此,李先生和家人也是犹豫多时,才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义强博士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仔细评估后认为,李先生的病情已不适合药物治疗,也错过了外科手术时机,TAVI手术是最优选择。

而李先生接受的,也是一例挑战性手术。“瓣膜材料有4种型号,患者用了最大号瓣膜的适应范围最上限。”1月9日上午,李先生顺利接受了这例国内罕见的挑战性手术。

麻醉和监护专家全程全力“保驾”

在李先生做TAVI手术之前,已经有21名患者成功接受该手术。其中不乏更具挑战性的病例,以及TAVI和冠脉支架置入术同时进行的一站式手术病例。

看似风险不大的TAVI手术,其实每一例都是高危手术。“若非病情危重风险高,患者不会被外科医生拒绝。”每一例接受TAVI手术的患者,术前都需要该院心内、心外、麻醉、监护等多学科专家会诊评估;术中这些专家悉数在手术室做保障;术后更是精心监护。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主任郭长英说,患者李先生的恢复很顺利,术后第二天就转回了普通病房。

 “在监护室这段时间,也是医护人员最紧张的时候。”手术完美纠正了患者严重的瓣膜病,突然发生的血流变化,对患者肺部和其他脏器却是个严峻考验。这是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后,需要闯的第二关,也是最难的一关。

“患者病情瞬息万变,说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分秒关注,毫不为过。”正是这些“心的守护”才让患者顺利回到普通病房,并很快下床活动。

术后监护让患者顺利出院,而麻醉专家的保驾,则是患者能否安全进出手术室的关键。“接受TAVI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84岁,身体条件很差,麻醉风险非常大。”

该院麻醉科主任魏金聚是麻醉“战线”大咖,每年保障心脏手术千余例,但在TAVI手术面前,也必须谨小慎微。

 “术中瓣膜释放的瞬间,要将患者左心室的射血量减到最小;瓣膜释放后,几秒钟内又要左心室恢复射血,这些都需要麻醉医生在术前精心计算和无数次讨论。”接受手术难免会有创伤,但如何将创伤降到最低甚至完全避免,都需要麻醉医师时时刻刻的关注。

TAVI手术让高龄重症瓣膜病患者乐享晚年

上街买菜,可以走到菜市场,却没有力气走回来。

在我国,被瓣膜病困扰的老年人数百万计。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平均年龄正在增大,相应的危险因素也在增多。

袁义强博士说:“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由于瓣膜的钙化、增厚,从而导致瓣膜活动受限,也就是保证心脏血液正常流动的‘阀门’失灵了。”

对年届八旬、体质和心肺功能很差的患者,开胸手术确实难以实施。作为心脏介入领域三大创新技术之一的TAVI手术正好解决了这些难题。

微创、恢复快、痛苦低、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让高危重度瓣膜病高龄患者有了新选择。

相比创口十几厘米的开胸手术,TAVI手术则是在大腿根部股动脉穿刺,开口仅有6毫米。“一般术后六七天,患者就可出院。”

让患者获益最大化,是袁义强博士带领下的TAVI团队勇攀高峰的动力,也是这个三甲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的职责所在。

而这个团队之所以初心不改,一次次迎接挑战,还得益于多学科专业团队的通力合作。

“心内、心外、麻醉、监护、影像、功能等多个科室的十几个专家,在TAVI手术前后协调一致,全力配合,是这项国际前沿技术在省内率先实施,常规开展的有效保证。”袁义强博士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魏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