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原创乡土文学》阳城记忆之五:袁家冢

  阳城记忆之五:袁家冢

  作者简介:梁宏宇,笔名红雨,河南省平舆县庙湾镇人,出生于 1968 年,现供职于平舆县委农办。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写作《庙湾纪事》《阳城记忆》《杨埠印象》《舆之车》等乡土文化系列和部分诗歌散文作品,发表在国内纸媒网络上。

  袁家冢,当地百姓叫袁家坟,有的干脆叫冢子。

  (网络配图)

  袁家冢在平舆县阳城镇新集村委辖区,离新集小集大约三里地。去袁家冢,从平舆县城西站坐开往阳城(后刘)的班车,到后刘集或花牛李庄北边的十字路口下车,向西行十二里到新集,然后沿着一条水泥路东行即到,或西行十里到角羊庄东头,走一条南北土路南行一公里,左拐即是。

  (网络配图)

  袁家冢坐北朝南,冢前一条小水泥路横亘东西,路走一半,就到袁家冢的迎门牌坊,牌坊由正门和两个侧门构成(东侧门为进门,西侧门为出门),高6米,主门宽4米,加上侧门宽10米,通体由白色大理石雕砌而成,望柱上端雕刻有云水花纹。牌楼的左右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是“祖墓焕新颜仰舜胄鸿门汝南望族”,下联是“高坛兴祀事为天中壮色河洛增辉”,横幅是“汝南袁氏祖墓”。远看端庄,近看肃穆。走进陵园,迎面是三座高高的大墓,南北向一字排列,中间是袁安墓,北边是袁安父亲袁昌之墓,南边是三子袁敞墓。由于是新规划新修缮的,墓身呈馒头圆、平顶形状。袁安墓的左前方立着两块墓碑,一块是平舆县1983年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家冢的墓碑,一块是驻马店市人民政府2008年公布的驻马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家冢的墓碑,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袁安墓的右前方也有两块碑,一块是“汉故司徒公汝南袁氏始祖袁安邵公碑铭”,记录着袁安的生平事迹、非凡家世、修陵立碑的时代时间和缘由,一块是“汝南袁安邵公墓园重修赞捐嘉名录”碑刻,记录了汝南袁氏族人捐款盛况;袁安墓的正前方立着一块“万古流芳太上公汉司徒袁安陵墓”碑,碑前有一香炉纸坛,坛前铺一方形石板,以供袁氏后人瞻仰祭拜。袁敞墓前也有一块碑,上刻“安公三子汉司空袁敞墓”。绕袁家祖孙三人的墓地走一圈,真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人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袁家之所以声名远播流传至今,不仅官做的大,重要的是为国家为百姓做出过贡献,所以才青史留名。陵园呈南北长方形,东西宽有50多米,南北长近100米,占地约7.5亩。没有亭台、没有石人石马,只有新栽的松柏和青竹在四周映衬陪护。站在高处,近距离观看,北边是一条东西港沟,南边是开阔的庄稼地,东西两边是东孔坟和西孔坟两个自然村,西北角是新集小集,东北角是陈胜故里也是袁安故里所在地周庄;远距离看,北有洪山庙隔北马肠河、南马肠河俯瞰,南有万冢隔荆河仰望,西有汝宁府千年陪伴,东有洪河接纳拥抱。袁家冢坐拥洪汝、得风得水,历经近两千年而不衰,不能不让人心怀好奇、浮想联翩,探寻袁安及其子孙的生平事迹。

  (网络配图)

  袁安,字邵公,生辰之日不详,去世之年清晰(公元92年三月去世),河南汝阳人。父袁昌早亡,袁安少时跟从祖父袁良学《孟易》、研“明经”、得真传、道正统,分辨善恶,严肃威仪。年轻时,被举孝廉,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二月,以孝廉除郎中,永平五年四月任阴平县长,永平十年任东平城令。永平十三年(70年),楚王刘英阴谋篡夺皇位,因无人敢审,案子一拖再拖。袁安被明帝任命为楚郡太守,理剧验明,审清此案。永平十七年,袁安任河南尹,对辖区内的案件,严厉明断,不株连无辜。任职十年,将京师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各项事业井井有条,朝廷对他十分看重。汉章帝建初八年(75年),袁安升任太仆。元和三年(86年),袁安任司空。元和四年(87年),袁安任司徒。永元四年(92年)三月,袁安去世。袁安在职时,励精图治,不仅敢于弹劾外戚,还主张采取和亲政策,和匈奴结亲,保证边疆稳定,促进边疆发展。袁安有三子,袁尚、袁京、袁敞,其儿孙多在朝中任职且位高权重,三国时期的袁绍、袁术是其五世孙。由于一家四代有多人任或太仆或司徒或司空之类的高官,所以《三国演义》中袁绍袁术出场时总会炫耀自己是“四世三公之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事实上,加上袁绍袁术两人,汉末袁氏真是“四世五公之家”。时至今日,“四世三公之家”仍然是袁氏家族耀眼的标签。

  袁家冢,其实就是袁家祖孙三代共同的墓地。据老人讲,上世纪初,整个袁家冢占地非常大,上有亭台墓碑,周有松柏国槐围绕,树冠葱郁,氤氲缭绕。墓地两侧的东孔坟和西孔坟两个村庄,据说是袁家冢的守墓人居住地,由于他们日夜守护、代代不辍,确保了袁家冢的完好。当时来来往往的商人雅士、贩夫走卒,无论是经过庙湾万冢的,还是经过射桥后刘的,离老远就能看到高大的袁家冢。虽然只是一个土丘冢子,但在洪汝冲积平原地区却如鹤立鸡群、十分显眼。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大举侵华,中原内地也不可幸免。汝南县城便驻有日本鬼子的一个中队,下边有几百号伪军。有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小鬼子开着几辆大卡车直奔袁家冢而来,卡车上站满了鬼子和伪军,也装满了炸药。他们以地质勘探为名,明目张胆地对袁家冢进行挖掘,轮岗换班,不准停歇,一直干到夜色笼罩、百姓封门闭户。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小鬼子用炸药把袁家冢炸开一个大坑,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小鬼子进行坑道作业,找到墓地,把墓地珍贵的陪葬品洗劫一空,随后扬长而去。从此后,盗墓者接踵而至,一波又一波,袁家冢再也没有安静过。

  解放初,袁家冢除了有一堆土丘和四周的松柏树,空空如也。土改时,冢子周围的田地都分给百姓耕种。“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袁家冢也遭了殃,玄武俑、金背汉刀、五铢钱等文物被毁坏流失,秦砖汉瓦被挖出挪作他用,松树柏树也被砍伐殆尽。“75.8”洪水来时,周围群众紧急中登上冢子,躲过洪水大难,没想到,那冢子竟担当起救人的使命。联产承包分产到户后,群众自摔砖坯、用土窑烧砖,袁家冢是烧砖取土的首选之地。于是,附近的土窑立起来,砖坯场也开起来,机器轰鸣、人声鼎沸,颇为热闹,扰得袁家冢日夜不宁。再加上周围百姓盖房垫地取土,袁家冢真的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偌大的冢子变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土堆,上面是老和尚的帽子--------平和塌。

  2002年,笔者在新集村委包村。工作之余,曾多次到袁家冢近前观瞻,也曾几次登上冢子。冢子顶部有一个黑魆魆深井似的大洞,想必是过去盗墓贼炸开的通道,只是近观,不敢下去。看平台上,除了芳草凄凄,一棵树也没有;冢子四周,瘠薄的土地上到处是残砖废瓦,捡起来细看,真有些秦风汉韵。问问村民,说前几年,县里来人在冢子南头立了块碑,四周栽了松树柏树,但由于树小且无人管理,不知被谁拔掉。

  2010年,阳城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袁家冢的保护和开发。他们与海外的中华袁氏宗亲总会取得联系,对袁家冢进行重新规划,出巨资整理修缮,建山门、立牌坊、站墓碑、拉围墙、栽松竹、修道路,大手笔进行投资改造。2011年5月27日举行落成和祭拜仪式,来自世界各地的袁氏宗亲700余人参加了仪式。世界著名水稻专家、中科院袁隆平院士题赠石刻表示祝贺,可见仪式的隆重。

  点击下方文字可查看往期文章

  阳城记忆之一:后刘印象

  阳城记忆之二:阳城遗址

  阳城记忆之三:洪山庙

  阳城记忆之四:殷潜的传说

  投稿说明

  与平舆相关的原创文学

  优秀作品奖励100-500元稿费

  ●文章体裁:不限。

  ●投稿邮箱:120921917@qq.com

  ●投稿微信:13383963313

  ●投稿方式:文章正文+作者简介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

  ●权利与义务:责编对来稿有修改和编辑排版、版面设计的权利。

  选择月亮湾的

  三大理由

  1:环境优美:三湖环抱(吉祥湖、如意湖、月牙湖)三园环绕(人民公园、清河公园、月亮公园),两河交叉(小清河、吉祥河)

  2:阳光充足:八十米超宽楼间距,前后左右都不遮光,全天12小时阳光直射。

  3:生活方便:周边几百米内,三大名校(二中、一小、县直幼儿园)两大游乐场(上河城、人民公园)满足孩子上学和玩乐的需求。

  月亮湾

  我家住在公园里

  楼盘地址:

  上河城西北沿小清河860米,人民公园西侧小清河边上。

  售楼部地址:

  上河城斜对面(清河大道与清河北路交叉口)

  售楼部电话:

  0396-5252666

来源:平舆在线 编辑:凡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