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费率,全面铺开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摄影 王亚鸽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减税降费的举措,不少企业家反映企业税收依然很重,今年政府出台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企业能得到实惠吗?财政可持续吗?今天上午10点半,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就上述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大河报记者全程参与报道。
李克强介绍,近几年,中国利用营改增等载体,平均每年给企业减税降费一万亿元,三年三万亿元。应该说,减税规模是比较大的,今年中国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这可以说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举措。”
“这样做有利于公平,因为按照规则各类所有制企业普遍能从减税费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场主体。”李克强表示,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
“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实际上是一项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择。”李克强说,之前反复测算,有多种方案,其中一种是今后几年每年把增值税率降一个百分点,但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政府下决心把占增值税50%多的制造业的增值税率明显降低3个百分点,把建筑业等部分行业降1个百分点,其他所有行业也确保只减不增。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政府还明确,可以从原规定的20%降到16%。
减税就要减收,但政府今年安排财政支出和GDP增长同步,确保民生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支出只增不减。那么钱从哪里来,赤字只提高了0.2个百分点,填不上窟窿怎么办?
“我们的办法是,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进入国库,并把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李克强说,通过这些举措,筹集了1万亿元资金。国务院还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潜,把自己的功课做足。对中西部地区,将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支持。“大规模减税降费,是要动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所以我说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
来源:大河客户端 实习编辑: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