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要关注“一老一小”问题,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公租房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摄影 王亚鸽
着力改善民生,除了脱贫,老百姓还能有啥实实在在的期待?今天上午10点半,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就上述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大河报记者全程参与报道。
李克强表示,民生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持续地改善民生。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关注度高,也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等,存在普遍的困难。
李克强分析,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如果60岁以上算,近2.5亿人,65岁以上有1.7亿人,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他们的服务问题涉及到绝大多数家庭,但是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后,托幼难更突出了。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每百人只有三个床位。有的大城市统计,可能要到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即便继续加大养老机构、多功能幼儿园发展的力度,但还是跟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怎么办?”李克强表示,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好的经验,比如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只要安全可靠,大家是欢迎的。他认为,还是要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比如说,提供公租房,让那些从事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老年大学等的社会力量免费使用,还可以给予水电气的费用减免,可以减税免税。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平准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确保这些服务是安全可靠的,对那些违规的要坚决逐出市场,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安心。“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有幸福的童年,中青年人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就业创业。”
来源:大河客户端 实习编辑: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