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保经济首先要“保就业”,坚决打击恶意欠薪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摄影 王亚鸽
今天上午10点半,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针对就业难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大河报记者全程参与报道。
李克强表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就业会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中国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劳动力1500多万,未来几年不会减,今年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有了就业,才会有收入,才会有社会财富的创造。”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李克强表示,首先是要“保就业”,不许经济滑出合理区间,就是不让出现失业潮。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保障他们就业,比如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834万,创历史新高。还要推动创新创业创造,用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好不好,这本身也是经济好不好的一个重要体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讲了保障城镇新增就业,15日记者会上,他特别强调了农民工就业。他介绍,中国现在有2.8亿多农民工,而且每年是以百万计的数量在增长。他们是许多产业行业的主力军,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打工收入。农民工的身后可以说有无数家庭的期待。
李克强现场介绍了两年前到东北一个中型城市的建设枢纽工地上去考察,至今挥之不去的印象:在寒冷的天气里,农民工在施工,其中有一位农民工与总理对话,就希望一条:多加班,多挣钱,他的一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要挣钱使孩子安心学习,并且学习好。“我从他的眼神里面看到他对下一代、对未来的期待。我们要善待农民工,不仅要给他们提供打工的机会,而且要保障他们应有的所得。现在不时发生农民工被欠薪的问题,我们要立法规,坚决打击那些恶意欠薪的行为,确保农民工打工有机会,而且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来源:大河客户端 实习编辑: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