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丨一切为了学生明天会更好,安阳工学院团委依托“1434”育人体系立德树人见成效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高志强 苑中华 通讯员 李德平

近年来,安阳工学院团委围绕学校“1324”发展思路,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1434”育人体系,各项工作走在全市高校的前列。

“1”:一个思想育人体系

一个思想育人体系,就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切实发挥共青团的思想育人功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该校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主题青春故事汇等活动,全方位、多渠道、长时段渗透性教育,引导全校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据统计,近年来安阳工学院组织思想政治引领类专题讲座数量超过60场,累计参与学生超过2.4万人;组织师生参加团中央“青年大学习”活动,累计参与超过80万人次。

其中,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校党委书记任中普、校长景国勋、党的十九大代表王羊娃、孟瑾,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等所作的专题报告,在团员青年和广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4”:四个文化育人品牌

四个文化育人品牌,就是《洹水书院》、安阳文化进校园、社团文化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四个品牌活动。

近年来,该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特色大学文化为主,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热爱艺术、勤奋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据统计,《洹水书院》参与学生近8000人,是目前该校最具人气与活力的学生品牌活动之一。以社团文化周为主要平台,该校共举办各类活动近2000次,参与学生6万余人次。

该校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已举办16届,累计开展歌手大赛、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机器人大赛等68项,参与学生5万余人次。选送参加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节目,共获各类奖项80余项。

“3”:三个实践育人平台

三个实践育人平台,就是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为依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2013年以来,该校共投入500余万元,累计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043项,举办校级科技创新比赛162项,参与学生超过8000人,共获国际级奖励7项,国家级奖励378项,省级奖励1452项。

同时,组建“三下乡”团队500多支,参与师生4万余人,投入经费120余万元;每年组织超过5000名志愿者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等10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中,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3万个小时。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中,近50名青年学子奔赴新疆、西藏、甘肃等西部地区。校团委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称号。

“4”:四项组织育人工程

四项组织育人工程,就是依托“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榜样引领工程”、“青春正能量网络宣传工程”,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氛围营造上下功夫,潜移默化育人。

2013年以来,该校共10个团支部获安阳市、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校团委多次荣获“安阳市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15年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该校每年集中举办一期“青马工程”团学骨干培训班,累计培养优秀团员青年近千人;选树表彰“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等共计5482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该校组织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安工学子告白祖国》拉歌活动视频等,累计阅读超过3万次。《我和我的祖国》还荣获河南省高校“读懂中国”活动微视频组特等奖。

采访中师生纷纷表示,通过加强主题教育,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强了!依托“1434”体系,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信心更足了!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徐华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