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代丨浴火重生:凤宝的初心和使命!——河南凤宝特钢有限公司坚持“两升两转”实现高质量发展侧记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高志强 苑中华 通讯员 付晓军

与上海大学合作的轴承管研中心

89连轧机组

凤宝自动化原料场
在美丽的红旗渠畔——河南省林州市,河南凤宝特钢有限公司(以下称“凤宝”)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凤宝特钢成立于2001年,是融优特钢冶炼、无缝钢管、电极材料、车桥零部件、物流运输等于一体、员工4000多人、总资产80亿、年交税金5亿元的特钢集团,在当地已然成为传奇。
近年来,钢材市场持续低迷、同行竞争日渐惨烈,尤其是国家环保政策大背景下,如何在打赢环保攻坚战的基础上夯实根基,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再一次飞跃,最终实现百年凤宝的愿景,是摆在所有凤宝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打铁还需环保硬:重金打造,硬件建设见成效!
“环保是企业的生命之战,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谈及环保攻坚战,河南凤宝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敏这样说。
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凤宝全面提升污染防治装备水平,围绕大气、水、固体废物、无组织排放等投资超过20亿元,对原料储存、烧结、炼铁、炼钢、轧管等环节进行了20余项改造,环保治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比如:建成了单跨122米、总建筑面积5万㎡的全封闭自动化原料场;完成了炼钢工段一次除尘,转炉二次、三次,混铁炉除尘的升级改造;建设了两座日产400吨双梁式气烧石灰竖窑;还投资3000多万元对厂区环境进行了改造,提高绿化面积,道路全部铺油,并全面启动精益管理。
此外,凤宝全面提高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水平,投资1.8亿元建设了40兆瓦高温超高压发电项目,建成后发电效率较原机组提高50%,年发电3亿度;又先后完成转炉煤气回收、余压发电、余热发电、BPRT、钢渣微粉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实现煤气、蒸汽、炉渣、固体废物等循环回收再利用,所有水和固体均实现资源化利用,不外排。
凤宝还利用高炉冲渣水,建设“暖民工程”供热面积40万平米,铺设6公里供热管道,为居民解决冬季供暖问题;管业公司加热炉余热发电及太阳能屋顶发电,满足了轧钢工序30%的用电自给……
通过一系列深度治理改造,凤宝2018年在2017年减排46%的基础上再度减排34%,被授予“第十批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2019年,凤宝集团与国家冶金工业规划院签订协议,制定“一厂一策”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集团总投资4.5亿元,开展全工序、全流程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其中包括:投资2亿元开展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除了处理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并附带脱除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采用国际先进的活性炭—烟气逆流集成净化(CCMB)技术,脱硫副产品为固体焦亚硫酸钠,可以对外销售;投资2亿元开展炼钢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将现有的二次除尘改造成三次除尘;还对车间厂房和钢渣系统进行升级,对加热炉进行脱硫脱硝脱白治理。
其间的辛劳和牺牲自不必说,但凤宝人更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短短几年,凤宝面貌一新。
就连周围群众也惊喜地发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凤宝的烟囱也不再冒烟了!当地媒体甚至闻风而动,为此专门刊发了大篇幅的报道。
“河南省绿色工厂”申报成功了,总经理李静敏对此却并不满足。
下一步,他准备响应国家“公转铁”政策,以现有铁路专用线为依托加大企业专用线建设,逐步提高矿石、焦炭、钢管等原料和产品的铁路运输比重,以减少公路运输带来的扬尘和尾气污染,让环保更上一个新台阶。
磨刀不误砍柴工:两升两转,提升品牌竞争力!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三年,凤宝集团项目建设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建设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投资8亿元建成世界首套六机架小口径三辊无缝钢管连轧机组并实现达产,产品实现系列化,被中国冶金新闻网评为2017年世界冶金行业中国首创的重大成果,成为林州工业的新名片,2018年,凤宝管业无缝钢管产销量位居全国行业前五位、行业民营企业第一位。
11月14日,凤宝下属管业公司办公楼前,上海大学凤宝轴承(特种)钢管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举行,董事长李广元及总经理李静敏同时出席。
最高决策者如此重视,是因为他们深知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与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实现最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有效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更能明显提升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凤宝另一个下属公司凤宝重科,总投资达30亿元的热扩车桥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为一期工程年底之前实现投运忙得热火朝天。
技术人员介绍说,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热扩、挤压成型新技术,整体成型桥壳产品具有承载能力强、抗疲劳、抗变形、寿命长、轻量化、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低成本、节能化、工序流程短等诸多优点。
“这是校企联姻实施技术转化的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是我们的底气!”在总经理李静敏眼里,企业联姻、实施技术转化,是凤宝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凤凰涅槃的必经之路!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凤宝的答案是“两转两升”:从传统原材料制造业向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从传统钢铁原材料制造向电子新材料转型,从钢铁原材料行业向特种钢管制造业升级,从电子新材料向电子全产业链升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凤宝不仅建有河南省特种无缝钢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还与国内诸多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随着高压锅炉管、工程机械用管、轴承管、气瓶用管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无缝钢管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凤宝管业高附加品种产品销量占到总产量的65%;凤宝液压支柱管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40%以上;汽车车桥管连续四年占据国内市场销量前三位,是河南为数不多的钢铁产业的优势品种。
凤宝不仅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还先后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欧盟CE”“美国API”“挪威船级社”等多项国际国内认证,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初心,富了员工报答社会!
“发展企业、富裕员工、回报社会”,一直是凤宝的企业宗旨。
对内,凤宝一直非常重视人才的管理,积极创建留人留心的企业环境,想方设法提高员工工资,制定各项激励政策,设立指标起奖线,工资每年均以15%以上的增速提升,2017年人均工资增长21%,2018年增长30%。
除了举行一年一度的企业科技进步奖评选,凤宝还为专家建设了100余套公寓,为员工建设了2万㎡的职工宿舍,重新建设了两座崭新的职工餐厅,每天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设立了林州首个职工洗衣房,每年拿出十余万元,对凤宝员工考上大学的子女发放助学金,对困难职工进行救助。
对外,凤宝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不仅与林州市原康镇九龙村等贫困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提供文化扶贫金及改善村里道路所需的水泥等;还与企业周边村40余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和就业协议,利用国家金融扶贫政策,每年提供300余万元扶贫救助。
鸟欲高飞先振翅,凤要重生必涅槃。
我们相信:有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有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信心,有牢记使命、再攀高峰的雄心,未来的凤宝,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快、更稳!凤宝人描绘的美好蓝图,一定会实现!!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