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名师工作室”效应凸显,教学质量连年提升!850位名师引领教改新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通讯员 赵洁

 鹿邑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振言(左)到名师工作室调研指导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温暖如春。鹿邑县高级中学一间办公室内,阳光透过窗子洒在青翠的绿萝上,英语老师王来民正和同事们一起分享、总结近期的教学经验。你一言我一语,研讨氛围热烈,1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意犹未尽,已经开始相约下次的研讨会主题。

这是鹿邑县高级英语学科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就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王来民。像王来民一样的“鹿邑名师”,目前全县已有850名,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所有学科。“通过这些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县教育达到了均衡发展,尤其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水平,也提升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鹿邑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振言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大河报记者实地采访鹿邑县名师工作室  

鹿邑名师典型示范作用凸显

榜样引领,示范带动。在鹿邑县高中英语学科领域内,王来民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别看他只是一个人,但通过名师工作室的设立,他就可以带动一个团队,影响一批教师。日前,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走进他的工作室看到,各种教学工作笔记整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不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做好课堂教学,还发散思维自主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的训练题、错题库,完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像第15题、第22题,实际上考的还是语法问题,但由于出题巧妙,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大家讲解的时候不能单纯讲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是要把这一类型的题都讲到。”在最近一次的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会上,王来民首先抛砖引玉,指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随后,大家互相讨论、踊跃发言,短短1个多小时下来,每个人的笔记上都记得密密麻麻,收获满满。

参加讨论的一位英语老师说,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太大了,直接解决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难。比如,通过大家研讨可以从试卷中找出出题规律、预测题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作为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王来民除了承担自身教学任务外,还要担负起“名师”的角色。根据县教体局设立名师工作室的要求,他还需要至少帮扶两名骨干教师,带动一批教师成长,每月听评课不少于30节,每周教学案例、教学心得不少于两篇,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一方面我带动了其他老师,另一方面对自己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名师工作室既让名师有了发挥特长的空间,又让同学科教师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大体现,我有决心和信心当好名师,今后我也会力尽所能帮助更多的同行。”王来民深有体会地说。

 鹿邑县对名师进行表彰  

因地制宜  名师工作室遍地开花

鹿邑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振言告诉记者,该县推出的名师工作室始于2017年暑假。当时,鹿邑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座谈会,出台了《鹿邑县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选拔一批名师、建立名师工作室。

随后,鹿邑县教体局党组相继研究并签发了《鹿邑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名师评选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县范围内选拔了一批具有理论水平高、影响力强、潜力大的中小学教学名师100名,组建了10个名师工作室。到今天,鹿邑县已评选产生了县级名师350人,乡(校)级名师500人,名师工作室18个。

据介绍,鹿邑县的名师工作室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每个工作室由一名主持人、一名助理主持人和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集教学、教科研、培训于一体。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完成教学研究、开发教学资源等任务,加速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室由县教体局和工作室所在单位共同管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通过现场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审核等方式,对县级‘名师工作室’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王振言向记者介绍说,通过对名师工作室严格考评,对于个别不称职的名师,将随时取消其名师资格。而对于实施活动较好的工作室,则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两年多来,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鹿邑县掀起了培养“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热潮,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打造了一批师德师风优良、专业技术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名师、名校长,以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可以说,名师工作室是老师们‘破茧成蝶’的地方,是老师们的‘充电器、加油站’。”鹿邑县小学语文名师刘玲玲说。

 

 鹿邑县名师课堂  

政策扶持  名师工作室引领教改新风

崇文重教,尊师先行。鹿邑县名师工作室的设立,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鹿邑县委书记梁建松、县长李刚等都曾到基层一线的名师工作室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名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而为了保证名师专业化成长和工作室高效运转,鹿邑县财政为名师培养成长设立了专项资金,县级名师每人每月享受300元岗位津贴,乡(校)级名师每人每月享受200元岗位津贴,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时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18个名师工作室,实现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科全覆盖。

同时,鹿邑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名师进行培养,先后把百位名师分批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名校参加培训,并邀请临近地区的中原名师到鹿邑授课,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化技能培训和学术经验交流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名师快速成长。

此外,鹿邑县教体局还先后组织举办了名师送教下乡培训、交流和赛课等活动,成立名师下乡支教活动领导小组。送教下乡活动覆盖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校,在每个乡镇(局直学校)作至少三节示范课,乡镇中小学校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确保了受众最大化、效益最大化。该活动不仅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又实现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教学交流和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了名师队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鹿邑县教体局副局长张雁斌说:“鹿邑名师是名副其实的‘名师’,他们以名传名,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在立德树人和教育教学方面对全县教师均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鹿邑名师们正迎着东升旭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开创鹿邑教育工作新局面,他们也必将为助推鹿邑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王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