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退伍兵陈茜:晨曦里守护共同的家园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通讯员 贺弘扬 李亚锋

“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3月1日早上7点50分,23岁的陈茜在村口的检测点开始了新一天的志愿服务,负责出入人员的登记工作。“现在普及了‘一人一码’扫码登记,有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大伯搞不明白,我们要非常耐心地讲解、示范。”陈茜说。

▲陈茜军装照

清秀的眉眼间透着刚毅,讲起话来简洁利落。1米66的个头,一身宽大的海军蓝迷彩大衣,也遮不住勃勃英气。陈茜,1997年生,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人,原北部战区海军通信团战士。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在校大学生。

“参军,因为向往军人保家卫国的荣誉感。”人员登记的间隙,陈茜这样回顾自己的军旅生活。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2016年的夏天,怀着对军人身份的崇敬和对部队生活的向往,陈茜在父母的鼓励下报名参军。剪短头发,换上海魂衫和迷彩蓝,19岁的陈茜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和其他战友一起,奔赴美丽的青岛,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

▲陈茜在防控卡点执勤

“奉献了青春,荣耀了生命。”在部队,班长的话给了陈茜很大鼓舞。三个月的体能训练,让陈茜从一个娇弱的大学女生蜕变成飒爽英姿的新兵,还和战友们结下了一起摸爬滚打的情谊。

下连后,陈茜成为一名话务员。“要脑耳口手并用,背会千个号码,做到听音知人……”机台就是战场,陈茜在方寸之间学习军人的坚守和担当。2018年9月,陈茜带着“优秀义务兵”荣誉及嘉奖完成服役,重返大学校园。

▲陈茜在防控卡点执勤

1月25日,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已是大三学生的陈茜第一时间听到了村里的防疫“动员令”。

“我们去不了武汉帮忙,就帮眼前的忙。”在父母的鼓励下,村里的防疫工作开始的第二天,陈茜就到村委报了名。当天下午就到卡点上岗,负责人员排查、登记。

登记、消杀、量体温……每一天,陈茜和队友们都要把这简单的“三步走”重复上百遍。“出入人员主要有三类,附近上班人员、养殖户、物资供应商。”一个月下来,陈茜对岗位情况谙熟于心。常年在外的她,对村里的情况更熟练了。乡亲们也记住了这个漂亮的“学生妹”。

“我们的工作并不辛苦,就是把一件件小事做好。”陈茜说。部队的经历磨练了她的韧性,偶尔遇到不配合、急躁的群众,她就耐下性子解释,争取对方的理解配合。“邘邰村是我的家乡,我常常对同学们炫耀它的美丽。一个多月的防疫志愿服务,让我对家乡更加热爱。‘防疫’二字就意味着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

▲陈茜在防控卡点

“这个不一样的假期,高兴的是英语六级过了。”谈到未来,陈茜充满憧憬。“无论考公、考研,还是就业,不管选择哪一种,我都会认真对待。90后正是该做一些事的时候,我会不遗余力地继续努力。”

一个多月来,在村卡点鲜红的党旗下,陈茜和该村的党员们为村民的健康安全并肩战斗。党员的形象在这个青年团员的心里更加清晰了。“我期待早日入党,和大家一起,成为和平年代的守卫者。”陈茜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小心愿”,就匆匆迎向出入卡点的人群,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晨曦中,她年轻的身影如同一株挺立的白杨。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龚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