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武汉|疗愈心灵,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黄洪勇

“您好!李女士,我是王医生。”3月5日,当第二次连线后,河南省第15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睡眠医学科医生王新权明显感觉到电话那端的声音马上高了起来。

“王医生,我现在好多了,对家人、自身及单位的顾虑基本没有了,想通了。”虽然电话中无法看到李女士的面容,但王新权能明确感受到她的心情。

李女士本身是一个很阳光的护士。疫情初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后被感染、隔离、确诊、封闭治疗。

再次接触李女士前,王新权做了大量功课。详细查阅她的住院病历,了解她的社会支持系统,并从医务人员角度认真分析了她的心理。

此次电话通了近30分钟,比第一次交流更充分,王新权明显感觉到李女士开始向他敞开心扉,已经从第一次心理援助时的“戒备”“小心翼翼”,到第二次心理援助时的“对外界期盼”“畅所欲言”,再到谈话结束时主动交流“躯体症状”“心态上的积极变化”。

通话中,王新权不断在思考,怎么能让患者这种积极心态去感染、去影响其他的病友?

是用一种商量的口吻,还是用其他的措词?王新权考虑再三,为了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她感觉到“祖国没有忘记她、人民没有忘记她,我们是战友”。

于是,王新权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能否将自己的心理过程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没问题,我一定认真完成王医生的专业。哈哈!”李女士愉快接受了任务。

经过两次的心理援助,李女士经历了从确诊初期的“不被理解”,甚至“白眼”,到封闭治疗期的“隔离、无助”,甚至“焦虑、恐慌”,再到目前的“平静、理解”,甚至“想帮病区干点儿事”这样一个心路历程。

了解到住院患者有太多的心理需求,能让患者从心理阴影走出来,王新权感到“心灵卫士”大有用武之地。

走出病区,王新权由衷为李女士高兴。微风吹在脸上,突然发现武汉的樱花开的正艳。

据了解,目前河南省第15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展工作的方式有两种:1、一个病区如有多名需要干预的患者,专家就下到病区,面对面一对一进行干预;2、如果单一患者,就采用患者在病区,专家在医生办公室的模式,双方不见面的,这样可避免相互感染,节省物资。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贺笑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