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人居住的小区电动车“只出不进”已月余 难道真就“弄不成”?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骏 摄影 吴国强

电动车“只能出不能进”,令无数需要依靠“小电电”出行的人找不到地方充电,倍感麻烦。这是郑州瀚宇天悦一、二期,共计3119户、近万名居民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所面临的困扰。

“要说原因就是个笑话,是个低级失误。但这一个低级失误造成了万把人不方便,关键是我们已经给社区反映多次了,至今没有下文。”瀚宇天悦一期居民康先生(应受访者要求隐去真实姓名,下同)告诉记者,造成该小区电动车“只出不进”的原因源于疫情期间按照规定小区只能开一个大门,但在选择这个大门时出了问题。

“小区西门虽是个侧门,但既能走电动车又能走行人,结果保留的是南门,虽然它是‘正门’,但却只能进人不能走车。”康先生说,按照政府规定,防疫特殊时期,小区“只能保留一个门”,但因小区内部人车分离的设计,导致了小区的这一唯一的出入口不能走电动车,“小电电”车主一旦从西门把车推出来后,便再也回不去了。“西门让车出来,但不让人和车进,南门让人进却不让车进。你说这是不是个笑话?”康先生说。

15日下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上述小区进行实地探访。如康先生所述,瀚宇天悦一期南门前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确实“只能走人不能走车”,且表示记者所述问题他们早已了解,并多次跟物业、社区进行反映但没有下文。

“你再跟物业说说,不行你再去社区说说。”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该小区门前看到,小区门前两侧共配有40个左右供电动车使用的充电桩,但已被电动车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记者在此采访时,正好遇到了一位在此寻找充电桩的女士,交流中她告诉记者,因为小区不能进电动车,南门的这40个充电桩跟口罩一样抢手。

“电动车都围在这,像一些大的电摩我根本就挪不动,单位又不能充电,只能提前上班,在路上用快充冲一会儿凑合。”这位女士说,小区内部其实设立有两层立体的电动车充电区域,但目前电动车“只能出不能进”的情况,也造成了“院内大量空闲,院外一桩难求”的尴尬。

对于该小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记者先与该小区的物业取得了联系。两名物业管理人员都表示,这一问题他们已知晓,且已和社区反映了多次,但依然没有办法。“社区就说是特殊时期,不能再开一个门,我们已经反映过很多次了。”该小区物业一名工作人员说。

(小区停放电动车的立体车库)

随后,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又来到了该小区社区所在地————丰庆路街道办事处瀚宇社区了解情况。

当记者走入社区办公场所阐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就反问记者,“不是说你们南门可以充电吗?”但当记者回复说,南门40个充电桩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社区工作人员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隔壁办公室中又走出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发问:“你是不是打市长热线的那个人?”

(虽然小区外充电位“一位难求”,但因电动车“只能出不能进”小区内的立体充电车库却有很多空位。)

交流中,记者了解到的主要事实有:其一,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早已知晓。其二,不仅是瀚宇天悦一期,二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后经记者核实,一期有居民1715户,大门外两侧共有40个充电桩,但二期有居民1404户,门前却只有10多个充电桩)。其三,瀚海天悦一期的西门开在丰庆路最北端的“断头路上”,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从南门进出比西门方便。其四,此事已有人向办事处甚至市长热线都进行过反映,但目前依然无解。

记者与社区的三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大约8分钟的交流,在此期间,记者多次听到:“不可能”、“弄不成”、“解决不了”等词语。

对于记者转述居民开放西门的诉求,社区的反馈是:再开一个是不可能的;对于记者转述居民将开放的门换成“功能更全”的西门这一诉求,社区的反馈是:卡口开设的情况在市里、省里进行了报备,换,也是不可能的。

当记者从社区离开后,通过瀚宇天悦一期门前公示牌上的公开信息,与丰庆路街道办事处分包该小区的分包领导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这名分包领导对于记者反映的这一问题感到比较陌生,并表示要向物业等方面进行了解。“我们现在有人专门负责处理疫情方面的工作,我也问一下,再了解一下。”该分包领导说。

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瀚宇天悦一期、二期居民所面对的这一困扰,依然没有解决。

记者手记:面对群众诉求,别让“弄不成”成了口头禅

近万名居民居住的小区进不了电动车,这不是一件小事儿。

对于记者采访的瀚宇天悦一期、二期数万名居民来说,这更不是一件小事儿。

私家车并非人人都有,疫情期间,公共交通又有很多人担心“不安全”。那么,对于这座毗邻郑州北绕城高速的万人社区来说,电动车,是“刚需中的刚需”。

但就是因为一个被居民称为“笑话”、“低级错误”的诱因,万人小区拒绝电动车入内充电已持续月余。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有人前来反映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却反问:“不是说南门可以充电吗?”

事实上,社区的办公场所距涉事小区仅数百米远,对于这样一个早已知晓且多人反映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没有选择“亲自前往”、“亲自调查”,而是选择了“听汇报”。这让社区,这一本应与百姓贴得最近,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一个组织,令人感到了莫名的距离感。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百姓刚需,“办不了”、“不可能”、“弄不成”却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口头禅。

对于记者转述居民开放西门的诉求,社区的反馈是:再开一个是不可能的;对于记者转述居民将开放的门换成“功能更全”的西门这一诉求,社区的反馈是:卡口开设的情况在市里、省里进行了报备,换,也是不可能的。

试想,凡事如果都抱着“办不了”、“不可能”、“弄不成”的心态,什么事又能办成呢?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诚然,基层工作不好干,这很多人都能够理解。但面对“不好办”,您如果拖着不办,事情、诉求、矛盾放在那里自己也不会消解。

截至记者发稿时,瀚宇天悦一期、二期近万名居民所面临的困扰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或许明天这一问题还可能暂时得不到解决,但希望面对居民诉求,我们能听到更多的“我来想想办法”、“我马上反映”,而非一句冷冰冰的“弄不成”和“不可能”。

征集:您所在的小区是否也存在对政府的要求“私自加码”、“层层加码”的问题?您在疫情期间又是否遭遇过什么“奇葩事儿”?如您也有类似的遭遇或有事情需要我们记者帮忙,也请在稿件下方直接留言,反映您的诉求。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张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