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代表”党永富:我走上“代表通道”后这一年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摄影 许俊文
2020年5月28日,大会胜利闭幕后党永富走出人民大会堂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也将结束为期7天的会场内履职。不过,被称为“土代表”的他,已经将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职融入到了日常,28日,他告诉记者,不论开会期间,还是闭会期间,他总是奔走在路上。
(去年,党永富走上“代表通道”,图片源自网络)
去年3月5日上午9点,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前的一个小时,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首次“代表通道”,党永富就走上了“代表通道”,接受记者们的聚光灯和问题,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和目光。
“走上‘代表通道’后,影响很大,很多老百姓以前对土壤污染防治不重视,也不了解,通过‘代表通道’宣传后,很多农民有了这个意识,开始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减量。”党永富告诉记者,1966年出生在周口商水县农村的他,饿着肚子长大,对粮食有一种独特的感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卖牛换钱,在自家自留地做实验,搞起了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名“土专家”。当上代表后,他连续多年关注土壤污染治理,提出了“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河南先试先行”“设立中国耕地质量日”等建议。
他拿出两瓶稻子给记者看,一瓶是化肥使用减少20%的土地上种出的水稻,实际上,产量还增加了,种出来的稻子籽粒更加饱满,颜色更加鲜亮。
(党永富日常履职)
他的履职不仅仅在会议期间,闭会期间,他也多处调研,发现问题,就及时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相关部门提建议。记者在党永富处看到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去年8月份就他的建议给予的答复:2015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农药用量实现连续3年负增长。做法包括:新产品新技术加快推广、替代技术加快推广、专业化服务加快发展等。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总结经验做法,继续对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予以支持。河南省则可以在大专项支持方向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对节肥节药行动予以支持,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全力以赴、负起责任。他长期扎根农村,比较了解农村的情况,知道返乡农民工经常骑着摩托车,来回串门、串亲戚,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短板”,遂马上撰写了建立5级防控的建议。当时马上要过年了,他担心邮件被耽搁,除了使用全国人大通用信封进行邮寄,还通过微信方式,直接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相关负责人、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等取得联系,标注“急件”,请对方加快办理。“当天发、当天采纳、当天解决。”党永富说,这也充分体现了对人大代表建议的重视,以及对代表服务的及时。
走上“代表通道”一年间,他撰写的各种议案、建议已经攒满了一本厚厚的文件夹,各相关部委均及时给与回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同样带了不少议案、建议,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党永富表示,他愿意继续扎根农村,继续传递基层好声音。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