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四次降水!今年河南淮河流域暴雨为啥这么强?专家为您解读

随着副高位置南北摆动,未来一周,我省仍多阵雨、雷雨天气。强降水易引发城市内涝及农田积涝,建议农民朋友雨后及时排水散墒,减轻渍涝危害。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苏爱芳说,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我省各个流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从降水趋势来看,8月1日前,北中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他地区接近常年同期。预计7月底之前我省东部总降水量可达30mm~60mm;其他地区60mm~120mm,局部150mm~200mm。

省气象台预测,8月前,我省共计有四次主要降水过程,25日夜里到26日,全省有小到中阵雨、雷阵雨,东部、东南部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28日夜里,西南部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局部大到暴雨。29日到30日,全省有一次大范围较强降水天气过程,西南部、北中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31日到8月1日,北部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

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为什么这么强?气象专家为您解读

入汛以来,淮河流域主雨带南北摆动,降雨过程多、持续时间长、雨区重叠度高、累计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淮河流域洪水。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为什么这么强?有哪些特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相关气象专家进行了解读。

今年淮河流域暴雨洪涝过程有什么特征?

据统计,6月以来,我省淮河流域共有8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分别为6月8日-10日、11日-13日、15日-18日、20日-22日、27日-28日、7月11日-12日、17日-19日、21日-22日,其中7次强降水中心位于信阳地区。6月8日以来流域平均降水日数22天,较常年偏多6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

入汛以来,信阳大部累计降水量超过800mm,已超过汛期(6月-8月)的常年值;信阳、新县、商城、潢川、固始、罗山和光山7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其建站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此外,5月10日至6月8日,我省淮河流域无明显降水,高温天气频发,雨少温高导致气象干旱严重。6月8日以后,淮河流域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信阳地区多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发生旱涝急转,信阳大部洪涝灾害严重,白露河、史灌河超保证水位,王家坝时隔13年开闸泄洪。

“本次淮河流域暴雨洪涝过程呈现降水持续时间长,雨区重叠度高;水极端性强,多地雨量破纪录;汛期旱涝急转,局地洪涝灾害重三大特点。”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朱业玉说。

今年淮河流域暴雨洪涝过程基本成因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说,2019年秋季开始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同时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显著偏强,副高引导的水汽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明显偏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输送也较强,使得今年向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较往年偏强。

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牛淑贞说,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冷空气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爆发偏强。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致使梅雨锋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明显偏多。与此同时,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抑制了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大气对流运动,不利于台风的生成。这也是造成河南在6月8日前全省干旱,之后旱涝急转的形势。

随着副高的南北摆动,我国主雨带也随之南北摆动,致使位于河南南部的信阳市和安徽等地的淮河流域自6月底以来强降水不断,特别是7月11日-13日和17日-19日受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江淮切变线的影响出现了两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导致淮河流域洪水发生,和信阳市的固始、商城一带洪水超警。

7月21日-22日,受副高加强和切变线北抬影响,北方高空槽东移,在黄淮地区形成低涡切变线,我省黄淮之间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量级达暴雨,其中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周口四个地市出现局地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降水量61.8mm,漯河、周口、商丘地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46mm、143mm、133mm,有1073个乡镇降水量超过50mm,其中大于100mm的有690个,有6个乡镇超过250mm,最大降水为舞钢市长岭头318.7mm。

气象部门在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救灾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郑世林说,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全省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作为副指挥长单位,全面融入各级政府防汛抗旱组织体系。7月10日进入应急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7月18日,针对天气形势及汛情研判,省气象局立即组织全省应急保障工作部署,并迅速成立综合应急指挥、后方支撑保障和现场监测服务三个小组,19日凌晨3时,来自省市县三级的33名保障服务人员全部到位。7月19日10时省防指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后,省气象局和信阳市气象局同步启动Ⅳ级和Ⅲ级应急响应,按既定预案开展滚动监测和预报服务。

二是实施立体化的气象灾害精密监测。全省3个国家级卫星地面站、3个高空气象探测站、9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应急监测指挥车、260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迅速发挥立体化气象灾害精密监测网络优势,地面雨情每10分钟更新,雷达组网拼图6分钟1次,遥感监测30分钟扫描1次,现场更是做到分钟级监测,对暴雨影响区域及其上下游开展全方位的不间断监视,为雨情变化提供详实和可靠的研判依据。

三是组织无缝隙的定量降水精准预报。落实“早、准、快”的要求,提前一周预报出此次强降雨过程,发挥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优势,提前三天准确预报暴雨、大暴雨落区和量级,落区完全正确,量级误差在10%以内。7月18日,发布有关信阳雨情变化的最新重要气象信息,为一线应急指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7月19日省市两级的响应级别分别提升到Ⅲ级和Ⅱ级,并按照更高标准要求每三小时滚动报送逐三小时天气变化、短时强降水雨情每小时报送,针对一线救援指挥需求,迅速组织精细到三级支流的流域级预报,为雨情汛情的科学研判提供精准化预报支撑。

四是开展全覆盖的气象信息精细服务。河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期)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应急响应期间,共发布预警信息508条,其中暴雨预警335次,接收人次1000余万,直达各级应急责任人。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省级通过气象微博微信头条号发布气象信息,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台、大河报等多家媒体发布气象相关稿件80余条。通过手机短信、河南省预警发布系统、气象微信、微博、天气网、气象博士手机APP客户端、气象影视、气象咨询热线等多种平台多种形式,建立了多手段、广覆盖的气象信息精细服务体系。

五是形成多方合作的应急联动合力。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作用,建立了上通国家气象中心、右联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下达有关市县气象局的全方位部门信息共享行动,形成了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应对机制。联合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地质灾害及洪水气象预警预报4期、城市内涝气象警报40余期。与水利厅深化合作,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开展洪水预报预警,有效延长洪水预见期,提升预警精准度,为洪水科学调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名字解释:

什么是“七下八上”?

“七下八上”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 也是我省防汛的最关键时期。“七下八上”多雨期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密切关系。通常在7月中下旬,随着副热带高压再一次北抬,影响我国的西南季风也会逐渐向北推进,西南暖湿气流从南方一直推进到华北—黄淮地区,与中纬度的冷空气相交汇,雨带发生变化,因此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北方地区进入一年中的雨季。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邱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