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战疫英雄!“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走进河南理工大学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实习生 赵丰晖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梦。我认为所谓的英雄就是那些为党、为国、为人民舍身取义的人,就像电影《江姐》《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样。与他们相比我算不了什么,所以我觉得我不是英雄,但我是党员,就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我是医生,救死扶伤就是我最平凡的工作。”
说这话的,是焦作市人民医院医生赵童。9月18日,与赵童一样,在《“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开学进学校活动中的多位战疫英雄的激情演讲,催人泪下。
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的此次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主办,河南理工大学等学校协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承办。
参加此次活动的抗疫先进人物,除了执甲逆行的白衣天使,还有攻坚克难、舍生忘死的圆方集团抗疫行动第三支突击队队长王晓丽,以及今年22岁、该集团九支党员突击队里年龄最小的张钰杰等人。
“有朋友问,你们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能受到总书记的高度赞扬?”王晓丽说,“我和我的一万六千名同事坚守在全国126家医院的疫情高风险岗位,清理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各种医疗垃圾。”
“战胜疫情,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圆方集团所有共产党员的共同心声,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来河南理工大学演讲的抗疫先进人物,还有今年42岁的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武汉空军某部服役17年。
“98年抗洪,我在一线,我在长江。08年冰灾,我在一线,我在武汉。今年疫情来了,我理所当然再到武汉去。隔离期过后,更多人找上了我,要一起给武汉捐菜,就这样,从1月24日,我单枪匹马运送5吨蔬菜;到2月23日,我们三辆车一起为武汉送去三十吨蔬菜;再到后来,3月1日,我又带领着12名民兵驾驶十三辆车载着130吨爱心蔬菜出发前往武汉。”王国辉说。
“”三次逆行,我一直未见过身在武汉的老婆孩子,直到7月8日,我终于回到了武汉的家见到了他们。河南、武汉,那都是我的家,我要尽我所能,守护好每一位家人!”他说。
此外,被誉为战疫侠侣的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师、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李霞及丈夫黄志昂同样感动了聆听演讲的高校师生们。
“丈夫在前线救治病人,我在后方也不能落后。作为一名免疫学工作者,研制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是我们的职责。实验室迅速组建新冠诊断团队,从大年初三起,就连续奋战在实验室。经过近一个月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2月26日,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这是硒标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应用于病毒诊断。我为自己也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李霞说。
与他们一样,赵童对自己逆行抗疫的经历也是感慨万千。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出席大会,并有幸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记得那天大会上,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说,他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国家勋章获得者都这么谦虚,我更没有什么可骄傲的。荣誉只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能传承下来的是一定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的抗疫精神。这份荣誉也将激励我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要对得起沉甸甸的荣誉。”赵童说。
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专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申海涛说,今天,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共产党是主心骨、定盘星,继续引领着14亿中国人守望相助,凝聚起共同抗疫的磅礴力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最好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像榜样一样,同样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重任!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秦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