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源耕”: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一个品牌造福一方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高菊 吉小平 通讯员 王勇

120日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早上7时,洛阳市民之家南广场的“洛阳源耕”旗舰店门前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爱心粥,一杯接一杯地送到现场环卫工人手中,“师傅,辛苦了,赶紧喝点热粥暖暖身子。”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爱心粥递给环卫工李女士。

据介绍,洛阳源耕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开展本次腊八节公益活动,向“最美劳动人”表达敬意,同时也借此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普通劳动者更多的尊敬和关爱。

在洛阳市农发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杨红朝看来,本次腊八节爱心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宣扬传统文化,还能拉近“洛阳源耕”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前两天‘洛阳源耕’才从我们镇拉走了6千斤岭上硒薯。”伊川县鸦岭镇党委书记梁智宇告诉记者,“洛阳源耕”此次为环卫工准备的爱心粥,原材料选用了来自鸦岭镇的岭上硒薯和富硒小米。

梁智宇说,“洛阳源耕”为他们镇的农产品提供了便利广阔的销售平台,让岭上硒薯亩均效益提高至四五千元,如今全镇种植岭上硒薯2.5万亩,村民受益颇丰。

一直以来,洛阳“五山四岭一分川”的特殊地形都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多少农民都吃过“货好无市”的亏。很多如今名气响当当的特色农产品,之前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五千年河洛味道,十三朝首膳之选——“洛阳源耕”,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河洛山乡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推广渠道,受到更多市民的青睐。

“‘洛阳源耕’是洛阳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全品类、全产业链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洛阳市推动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抓手。”作为“洛阳源耕”的独家运营商,洛阳市农发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了品牌创立的初衷。

审视洛阳,“五山四岭一分川”,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然而,广袤丘陵山区,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生物物种多样的自然气候特征,也孕育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品类。上戈苹果、孟津酥梨、伏牛山珍等地理标志产品,每一样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品牌,可是都面临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困境。

山区农业到底该如何破局?近年来,洛阳以沟域生态经济为抓手,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变革,农业发展也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多元化、高质量的农产品成为新的市场消费需求,更为洛阳特色农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新空间。

在此背景下,“洛阳源耕”,作为一个涵盖所有特色农业的全品类品牌应运而生。

洛阳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洛阳“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叫响“洛阳源耕”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品牌的力量,源于对品质的坚守和追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洛阳源耕”制定了严格的农产品甄选标准、检测标准、商品标准及溯源体系,并执行严格的品牌授权管理和准入机制。特色农产品只有同时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三品一标”等要求,才能被纳入品牌使用范畴。

“洛阳源耕”一头连着小农户,一头对接大市场。如今,“洛阳源耕”品牌通过独立打造优质生产基地、关联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实现了“活一方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品牌综合效益。目前,“洛阳源耕”伊川富硒小米等多个生产基地已经落地。

“‘洛阳源耕’的成功运营,迈出了品牌建设的第一步。”该负责人表示,未来,“洛阳源耕”将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以沟域生态经济为支撑,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融入电商、直播、文旅等新业态,推动洛阳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让沃野生金、农民富足。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李韶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