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看不一样的博物馆”【十二】最体现“民以食为天”的小麦博物馆:在温县,你能感受一颗麦粒的华丽嬗变
大河报记者 李岩 通讯员 徐宏星 崔鹏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小麦文化,您知道多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麦,你知道它的起源吗?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为何落户温县?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当您走进位于“中国优质小麦之都”温县、全国唯一的小麦博物馆,自有答案。
小麦博物馆位于温县粮食高产核心区祥云镇,占地18亩,主体建筑面积3995平方米,馆内按照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4大部分,通过生态、实物、局景、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小麦的历史文化、小麦的演变与传播、河南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与贡献,以及温县在小麦方面的建设成果等,诠释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小麦文化,凝结了国家、省、市领导一直以来对温县小麦、温县农业的关注和支持。
▲位于温县的小麦博物馆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代农耕文明的实物复原图景,可以看到诸多盛装小麦的出土文物陶仓楼,可以看到来自温县的诸多小麦优质品种标本存放,可以用VR看到有关小麦的诸多前沿介绍,可以看到采用了温县小麦而生产的诸多面食产品,内容丰富。
温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小麦博物馆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传承、展示、权威、科研、科普”的理念,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中原种子研究的“硅谷”,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出土文物陶井
▲农耕文明之农具展示
▲出土文物陶仓楼
资料显示,温县小麦产量高,近几十年来屡破国内高产纪录,有“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之誉,焦作更是因此于2016年5月19日获评“中国优质小麦之都”。
▲小麦博物馆之农耕体验
▲温县优质高产小麦
据了解,目前,温县拥有小麦育种人才15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5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0余项,涌现出了王焕英、王治波、王乾琚、吕平安等一大批专业和农民育种家。温县小麦70%作为种子上市,引领了全省小麦品种的第六次、第七次更新换代。
据相关部门统计,温麦系列小麦种子从1993年起累计推广面积3.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百亿。目前该县小麦种子基地稳定在30万亩左右,温麦系列种子年外销良种1亿公斤,畅销河南、河北、安徽等黄淮海8个省区,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