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如何与文旅融合发展?全国百余学者齐聚开封共话“黄河学”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遗产如何系统保护?如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20211018日——19日,第十三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家单位百余位学者齐聚开封,就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展开研讨。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主办。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本次论坛指出,黄河学是一门开创性的学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水天上来”,那么我们又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要从地理、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中华文明就是从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起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建设文明黄河轴心区,书写一部从黄河出发的全球史。”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强调,河南的根脉在黄河,潜力在黄河,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确保”,同时期待有志之士加入“黄河学”、“中原学”。

“河南大学校歌中的‘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体现了我校与黄河的深厚渊源。”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张宝明指出,河南大学植根于中原沃土,成长于黄河之滨,一直致力于对黄河、黄河流域和黄河文明的研究,形成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本次论坛围绕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建言献策,以期能够提升黄河学的研究水平。 

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常务理事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原局长尚宏琦基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从黄河流域的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与发展思考、万里黄河与中华民族和黄河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国家战略等方面介绍了关于黄河的内容。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18日进行了主旨报告,受邀专家围绕黄河文化保护、特点与时代价值等方面做了多场报告;19日设立三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将围绕“中华文明、中国哲学史”、“二里岗文化类型、黄河文化研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黄河与生态文化”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论坛以黄河文化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等为主题,不同领域的学者之间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黄河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学科定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学科体系建设更为完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创建以黄河生态和文明为研究对象的“黄河学”,要做好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韩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