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警察节|郑州最忙派出所:日均接警100起,民警微信步数1.2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鹏

想象一下,每天接打90到100个电话,你会有什么感觉?这不是电话销售,也不是售后客服,而是一个派出所日均接到的报警电话数量。

2022年1月10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全国公安机关第36个“110宣传日”,今天,跟随我们的视角,一起走近郑州市区最忙的派出所:金水分局文化路派出所,了解日均100起警情背后的故事。

【新年初雪:99个报警电话】

“冬天还好一点,夏天的警(情)都不断。”1月9日下午,一说起110,杨鹏打开了话匣子。从2004年入警以来,他一直担任治安民警,日复一日的接处警,他干了18年。如今,他是文化路派出所案件办理队副中队长。

杨鹏忙碌的一天,是从接到报警电话开始的,谁家的猫狗丢了、暖气不热了、电动车丢了……他都要赶赴现场处理。“只要是群众有难处的,能帮的就帮。”

1月4日,郑州市区迎来新年的第一场雪,杨鹏当天值班,刚交接班完没多久,接到了一个小区的报警求助电话。赶到小区后,楼下已经站了一个单元楼的十来户住户,大家都说:天这么冷,可是家里的暖气不热,实在没法儿了,只能报警。

“这事儿你说我们警察该管么,能解决么?”杨鹏虽然无奈,还是在雪中和居民们沟通了2个多小时,安抚大家的情绪。

这边的警情刚处理完,杨鹏的警务通电话又响了:有人报警电动车没电了,希望民警帮忙推一下。还有居民突然发现健康码变黄了,不知道该咋办……

那一天,杨鹏无暇赏雪,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当天文化路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的数量:99个。

【遇到各类警情主动往上“凑”,日均步数最少1.2万步】

电动车被盗、手机被偷、言语不合就打架……在我们的身边,基本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更多会是一个旁观者,甚至想避而远之。

而像杨鹏这样的治安民警,要主动往这些事儿上“凑”,还得“凑”个明白,把事儿解决妥当。

去年郑州暴雨当天,杨鹏值班,好几个市民打来电话:被困在了农业路上的一家银行内,希望民警把他们背出来。没有多想,杨鹏就和同事赶到了现场,将几名求助的市民护送到了更为安全的区域。

去年9月4日,杨鹏接到了一起报警:辖区一家商场某服装门店内的30多件衣服、裤子被盗,价值5000多元。调取监控后,杨鹏锁定了一名有盗窃前科的犯罪嫌疑人。

“考虑到案值数额不大,给这名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令杨鹏没想到的是,1个月后的十一假期,这名犯罪嫌疑人再次来到该服装门店,用锉刀毁坏了150多件衣服,造成经济损失6万多元。由于犯罪情节较为恶劣,最终法院判处这名犯罪嫌疑人有期徒刑2年半。

除了办理案件,涉及经济纠纷时,群众也会向民警求助。前不久,一名装修团队的负责人报警:称火锅店拖欠工程款。杨鹏接警后了解到,火锅店老板将装修工程交给了一家装修公司,工程款也交付过了。但该公司又转交给了一家装修团队,拖欠了装修款。在杨鹏的帮助下,三方最终调解达成一致,化解了纠纷。

在杨鹏的微信上,每当值班接警,他的微信步数最少也得超过12000步,“不仅‘费’嘴,还‘费’腿。”他笑道。

【为何这么忙?一个周末的人流量能超过30万人】

在文化路派出所教导员曾维田的记忆中,“99”并不是该派出所日均接警量的最高值,“最多的一天接了160多个警,日均90到100起。”也正因此,文化路派出所成了郑州市区最忙的派出所。

曾维田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文化路派出所的辖区面积不大,只有5.5平方公里,但大家熟知的正弘城、建业凯旋广场、国贸商圈、花园路丹尼斯、郑州市动物园、河南省博物院、农科路酒吧街,都属于该辖区。“我们每天有10到12名民警负责接处警,平均下来,一个民警一天要处理10起警情。”

“正弘城客流8万、凯旋广场5万、动物园6万……”曾维田说,这些区域每逢周末、节假日,人流量能达到30万人,人一多了,求助类、纠纷类、案件类的警情也就多了。

除了流动人员,文化路派出所的辖区居住密度大、写字楼多,也是造成警情多的原因之一。曾维田说,文化路辖区范围广,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产业类型丰富,接警量常年居高。

“派出所每天接到的警情多种多样,其中求助类、纠纷类最多,案件类警情占比只有10%左右。”曾维田说,尽管警情多,作为与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安派出机构,处理好每一起警情,是公安民警的职责所在。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屈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