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在河南理工大学成立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岩 通讯员 胡华伟

2月18日上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以下简称“太极拳专委会”)在河南理工大学隆重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为太极拳专委会揭牌。焦作市市长李亦博、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为太极拳实验室揭牌。

会前,大极拳专委会成功召开了会员大会以及第一次委员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太极拳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太极拳专委会第一届委员和领导机构成员。专委会办公地设在河南理工大学。姜继鼎担任太极拳专委会第一届主任。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目前已经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达4亿人之多。太极拳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2020年12月17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入名录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决定成立太极拳专委会。太极拳专委会涵盖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李氏、王其和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将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太极拳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太极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太极拳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河南理工大学将全力配合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太极拳实验室的建设运行,为太极拳的普及推广、科学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培训等工作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优服务、贡献更多力量,助推太极拳更好走向世界,惠及全人类。

“太极拳专委会成立后,要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太极拳事业焕发活力,要持续推进传承发展,坚持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加大对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的宣传,要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大局,广泛传播以太极拳为载体的中华太极文化,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积极贡献。”王晓峰说。

“太极拳,是黄河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太极拳专委会的成立,定会激起太极拳保护传承弘扬事业的滚滚春潮。这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和喜事,必将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首任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姜继鼎动情地说到。

接下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将按照“五强”的发展理念推广太极拳文化。一是强平台。抓好专委会自身建设,着力构建太极拳和谐家园。广泛吸纳不同领域人士,5年内将会员群体发展至2000人以上,并打造一支专业化、专职化的专委会工作队伍。二是强研究。加快太极拳实验室建设,围绕“太极拳健身机能评定、太极拳健康干预、太极拳文创、太极拳康养”等四个方向开展研究和实践,将实验室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太极拳研究高地。三是强交流。延续太极拳代际传承、师徒传承机制,逐年增设公益性传承基地,2025年前编撰完成《太极拳传承人口述史》。每年开展100次太极拳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等公益活动,让太极拳文化更多地走近群众、浸润身心。四是强推广。创编百级电视人文纪录片《太极拳英雄谱》,在各类媒体和电视平台播出并辑录出版。建好太极拳表演队。与教育部语合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国际汉语+太极拳”教育实践基地,让太极拳文化更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五是强融合。推动太极拳文旅融合,助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太极拳旅游村镇,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推动太极拳文创融合,将太极拳品牌IP深度植入文旅项目、植入生活,点亮太极拳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太极拳文体融合,推进实施太极拳健康服务计划,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河南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太极拳文化发展,围绕“太极拳产业开发路径”“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太极拳文化外宣”“太极拳中医养生机理”等问题,持续开展广泛细致的探索研究。近年来,学校与白俄罗斯、爱尔兰、坦桑尼亚、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太极拳文化教育合作交流;协助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完成中美文化交流年活动及与欧洲多国的交流活动;协助国家语合中心完成“汉语桥”外国留学生太极拳体验营和“一带一路”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连续15年承办6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打造出国内外太极拳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全面开展太极拳服务社会工作,培训社会各界太极拳师资超千人,有效提升了太极拳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