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 一辈子丨20余载守护大桥的桥梁医生——崔健:走的桥比走的路还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帅 实习生 阴晴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建设,郑州的路是越来越密,桥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而在人们出行方便的背后,则是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始终守护着大家的出行安全,尤其是桥梁。
在现如今的郑州,大大小小的桥梁有一百多座。提起这些桥,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是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让这些桥梁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还有了私人的“专属医生”,从而有力保障了这座城市的桥梁稳固。他就是崔健,一个同事口中活的“桥梁档案”的人。
青春小伙,奔上了桥梁养护的道路
2000年12月份,一个冬天的早上,22岁刚毕业不久的崔健,拿着报到证,带着满脸的腼腆和对未来的期望,走进了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维护所报到。当时,在办公室忙着工作的老书记,跟他说:“你咋会想干市政哩,算了,来咱这儿,就好好干吧。”
就是这一句看似不像是鼓励,还不让人辩解的话,让当时还是年轻小伙儿的崔健,一心扑到市政桥梁养护工作上。
桥梁养护是干啥的?想想咱郑州,最早的“四桥一路”河医立交、大石桥、新通桥、紫荆山立交,还有不少跨金水河、熊耳河的跨河桥。虽然在2000年,郑州的桥还不是太多,但每座桥,每天都会有很多市民通行,所以养护桥梁,保护市民安全通行,就成市政桥梁管理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崔健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不像现在,每天能开着车巡查桥上桥下情况。那个时候,每座桥,每天都要用脚步“丈量”,检测桥体的稳固情况。崔健上班买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成了他的日常出行工具,如果那个时候有定位地图的话,他在地图上的每日行程,除了家里和桥梁维护所,几乎都在桥上桥下转悠。
“好在那会儿,郑州城区还不大,桥也不多,有时候我们还能蹭下抢修的老解放卡车,坐在车斗里去现场抢修。”崔健说。
养护资料少,他就干了这样的“傻事”
桥梁养护可不是一件好干的工作,尤其早年的老桥,很多都是直接交由市政部门管理养护,不少相关技术档案资料是“一片空白”,给桥梁管理养护带来了很大不便。
到了2005年,干了几年桥梁养护工作的崔健,也慢慢成长起来。为了给桥梁设施管理养护维修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支撑,他从零开始,干了一件一些人口中“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那就是逐步对所管桥梁设施建立“一桥一档”的桥梁技术档案。
那几年,为了收集资料,他成了市政处档案室、市城建档案馆、市政公司等单位的“常客”,经常去借阅查看桥梁档案资料,查阅地方日志,查找建设年代较早的城市桥梁记录与资料,并手写一点点地抄录下来。
没有资料可查时,他就和一帮“师兄弟儿”一起到实地收集资料,拍照、测量,从桥梁设施的长度、宽度等基础数据,到桥梁结构类型,伸缩缝的具体形式等各项内容,都进行一一统计、核实、更新、建立档案、填写资料卡、补充照片,建立出桥梁设施基础资料台账。
如今,崔健他们所管辖的桥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他们也成了这些桥的私人“专属医生”。付出最多,对管辖桥梁最熟悉的崔健也成为同事口中,活的“桥梁档案”。
转眼二十余载,曾经小伙成“大拿”
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前,崔健都会提前出现在市政桥梁维护所,将一些工作上的杂事赶快处理完,然后去巡查养护的桥梁情况,或者赶到抢修现场去干活儿,提升抢修进度。晚上其他人下班了,他还在整理巡查资料,或守在抢修现场。
一日复一日,转眼二十余载。在市政桥梁维护所工作21年的崔健,那个曾经骑着自行车在市区桥下来回转悠,偶尔蹭下老解放卡车车斗的他,也已人到中年。
多年来,由他带领实施加固处理的桥梁,有河医北公铁立交桥、淮河路金水河桥、大石桥立交桥,航海路金水河桥、铭功路金水河桥、郑新公路十八里河桥等多座桥梁。正是因为他们观察到位,汇报及时,确保了这些桥梁设施正常运行,也保证了市民们的出行安全。
尤其是看到大石桥完成加固,正式通车那一刻,他连着兴奋了好几天。
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他从2008年担任了市政桥梁维护所养护科副科长,2015年至今担任养护科科长,更被多次被评为处先进工作者、先进共产党员。
用他同事的话说,崔健一年坐在屋里喝水的时间,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他把老人常说的“走到
最后,与崔健聊起20多年的工作人生感悟时,他说的不是只陪过孩子两次旅游经历的亏欠,也不是爱人在家忙前忙后付出的辛酸,而是蹦出了一句“桥梁问题,早发现,早维护。”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李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