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杞县西寨乡:在防疫工作中推进公共服务升级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郑松波 通讯员 张秀琼
杞县西寨乡位于杞县东北部,环邻杞县裴村店乡,柿园乡、阳堌镇、民权县白云寺镇、双塔镇五个乡镇。辖区总面积79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人口5.16万人,耕地面积7.1万亩。共有35个党支部,1242名党员。2022年以来,杞县西寨乡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的安排部署和组织部门号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不等不靠,创新工作方法,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锤炼干部工作能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升级。

加强党建引领 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
防疫工作开展以来,西寨乡以村级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投入抗疫一线,1200多名党员干部、800多名群众志愿者、300多名返乡学生等,35个基层党支部带动32个团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共同形成强大红色力量,牢筑西寨乡抗疫红色壁垒。
动态管理数据 强化疫情防控现代化推进
依托现有八个分区,组建“1+3”数据统筹组,分抓32个村大数据交办和信息核对,由分管副职亲自任组长。“1”即每个区一名信息员,统筹做好区内返乡人员信息更新、日报告、零报告及部分流调信息,“3”指流调信息较多时,各区及时抽调3人顶上来做好大批量“三公一大”流调信息工作。数据统筹组反应速度快、作战时间长,对公安部门、电信部门等上级部交办数据,逐条、逐人电话沟通核实登记上台账,切实当好疫情防控的“信息员”。
用好网格化管理,提升网格员日常基础信息采集、网格巡查、网格服务、网格居民走访、网格事件上报等信息化工作能力。以信息化支撑网格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对处理能力,以及在群众政策问询、老弱病残帮扶等事务性工作方面的服务质效。优化对村民微信群的管理运用,通过微信加强与群众线上沟通联系,确保各项政策信息传达透明到位,各项为民服务和管控措施落细落实,实现网格员与群众线上零距离、线下心贴心。同时,为老年人等信息化运用的弱势群体保留必要的传统沟通方式。把人文关怀作为基层治理的底色,更加精准服务群众生活,满足民生诉求,使高效能治理更有温度,更有“烟火气”。
优化细化服务 坚持疫情防控以人为本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面“镜子”,处处体现着政府和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
疫苗接种人性化服务到位。西寨乡继续坚持“防疫”和“接种疫苗”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不断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有序接种新冠疫苗。2021年7月份疫苗集中接种期间,组建“疫苗接种动员队”,通过宣传条幅、张贴海报、宣传单,并利用宣传车、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疫苗接种相关音频,线上结合微信工作群、朋友圈广泛转发疫苗接种知识,让每一位群众知晓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同时针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老人户,由卫生工作人员入户上门接种,保证不漏一人。

核酸检测做到全员、有序。西寨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依托各村人员信息台账,进一步理清在家人员底数、列出在家人员名单,为全民核酸检测提供人员、人数基础。为保障核酸检测全员进行,检测当天要求全乡实行封闭管理,各健康服务点对进出人员不予放行,保障在检测时间段人员全部在村,不漏一人。核酸检测现场入口处、登记处、领管处、检测台、出口处布置有序,人员通道全部用警戒线隔离开并在地面画有“唐僧圈”“三角框”“一米线”标示线,保证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今年以来,为提高核酸检测速度,全乡范围内推广“汴易检”小程序,力求做到一人一码,前期村委干部、志愿者上门为老人和学生申请“检验码”,并打印纸质版把“服务”送到家,后期在核酸检测中初次为没有码的群众“赋码”,现在共有20个村全员用“码”检测,大大提高核酸检测速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应对疫情特别是本次杞县防疫工作的大战大考中,西寨乡党委、政府经受严峻考验,组织领导全体干部职工和志愿者、群众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的一张“大网”,在防疫工作中锤炼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优化公共服务,夯实治理底板,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