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貌丨泌阳县焦竹园:红色圣地“焕”新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钊 王耀成 通讯员 杨华东 刘艺

因红色历史而名扬的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近年来,红色旅游蓄势待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充满活力,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焦竹园,是一座被桐柏山余脉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东部的铜山乡。古朴沧桑的鄂豫边革命纪念馆,位于焦竹园村的泌水河畔。这是一组青砖黛瓦、流檐翘角的明代建筑群,占地2800多平方米,分西院、东院和东偏院,院内草木葱郁,院外竹海碧翠。2000年10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竹园地处泌水源头,北靠白云北麓,南与铜山相望,是“小延安”竹沟革命据地的前身,为竹沟成为中原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支撑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豫南革命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8月,豫鄂边省委在此成立,1936年民主革命时期成为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指挥中心所在地,也是当时全国十四块革命据地之一。先后有张星江、王国华、周骏鸣、张旺午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开展游击战争,于1938年1月13日,豫南特委和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迁往竹沟。之后,焦竹园曾作为招兵处,在保障中原抗战、人员输送、物资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大量兵力,成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减压带”。
如今焦竹园革命圣地也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平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焦竹园村将红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依托自身红色资源及周边红色景点,不断开发新的红色培训课程。着力打造“责任田”,搭建起党性教育互动式“实地课堂”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发掘本地红军游击队等特色红色文化,将本地乡村特色和“红色名村”建设主线紧密结合,形成红色产业链。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土地流转,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焦竹园农林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开发葡萄产业基地,扩大葡萄基地种植面积,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
当下,焦竹园村正在绘就新的蓝图,将进一步利用该村的资源优势,把焦竹园革命圣地打造成为一张红色文化旅游名片,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进而打造焦竹园“红色旅游村庄”,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展望未来,村领导表示,焦竹园村将进一步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有利的区位优势,挖掘和保护好红色资源,加大农村人均环境整治力度,打造四美乡村样板,大力发展景区、红色旅游的同时,积极与绿色采摘游,农家游相结合。深挖旅游产业链,发展下游延伸产业葡萄酿酒、农家乐等产业项目,把焦竹园村建设成一个集红色旅游、景区旅游,绿色采摘游、农家游的新型旅游基地。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