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国总奖项8.4%!郑州市金水区在全国这项活动中荣获多个大奖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谭萍 通讯员 崔超 关春霞

金水区教育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学生团队参加线上答辩

金水区农科路小学北校区皮影“非遗”项目

金水区四月天小学的布老虎“非遗”项目

河南省实验中学剪纸“非遗”项目

刚刚,从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传来消息,5月29日上午,在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闭幕式上,金水区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据悉,全国仅5个单位荣获此殊荣。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举办,是第六届教博会卫星系列会议在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共400个团队、2000多名大中小学生参赛,仅92个团队进入决赛。

今年1月以来,金水区教育局依托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暨“非遗”项目课程成果,指导推荐了11所学校申报参加了此次活动。

各校学生团队历经线上申报研究过程、撰写研究报告、完成展示作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推广的视频录制、参加线上答辩,最终荣获8个奖项,金水区获奖比例占全国总奖项的8.4%。

其中,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荣获单项最佳纪录片作品银奖,金水区四月天小学、河南省实验中学荣获综合奖项一等奖,金水区农科路小学北校区、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荣获综合奖项二等奖,金水区艺术小学宏康校区、河南省实验小学、郑州冠军中学、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初中部)荣获综合奖项三等奖。参赛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实践探究能力,更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近年来,金水区深入推进提升学校课程品质项目,各学校制定了学校课程规划,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绘制了课程图谱,拓展了课程资源。各学校基于学校文化传承、社会资源、地域传统文化等优势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的提供更多可能。布老虎、剪纸、刺绣、葫芦烙画、皮影、吹糖人、扎染等一大批“非遗”项目通过项目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课程走进金水区学生课堂。金水区通过组建“非遗”教研联盟校,从“非遗”的项目化学习建构、课程实施理念、学生项目学习模式、“非遗”成果的推广等方面,促进了课程的深度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实现了“以生为本”、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育人的课程价值。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韩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