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演练19场 郑州城建系统多轮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摄影 白周峰

汛期已至,天气多变,为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增多,确保平安度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绷紧安全弦,防患于未然。

对郑州城建系统而言,防汛压力非同一般。6月11日上午,由郑州市城乡建设局主办、郑州市建设安全监督站和中建七局承办的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在中建七局郑州二七广场隧道项目举行,通过模拟演练突遇强对流天气的应急抢险救援场景,进一步提升实战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是郑州城建系统在项目工地组织开展的第19场演练,多轮次的演练,求“真”,务“实”,旨在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反应机制,为汛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经验保障。

●现场:一系列演练程序紧张有序

郑州二七广场隧道项目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由于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难题非常大,被称为目前“郑州最难挖的一条隧道”,建设堪比“心脏搭桥”,防汛抢险任务异常艰巨,也对工程进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此次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每位参与者都格外“上心”。

“我宣布,现场演练正式开始!”上午10时许,随着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本次演练总指挥耿勇军大声宣布,参与人员闻令既动,根据各组分工,立即组织抢险。

本次演练模拟的紧急情况为:该项目一工区第10板基坑施工作业过程中,突遇强对流天气,持续降雨,现场积水严重,雨水从地面倒灌至基坑,基坑内有20人正在作业,情况十分紧急,现场可能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全体演练成员按照既定应急程序,第一时间向有关单位上报险情信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开展应急抢险救援。

疏散警戒组、物资保障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监控测量组、协调联络组等各演练小组,按照应急预案各就各位,通过警戒疏散、现场抢险、物资调配、技术保障等多个环节,从基坑出现雨水倒灌险情开始,至善后工作处置结束,包括应急队伍集结、设置阻水围堰、基坑排水,真实模拟险情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演练现场紧张有序,监控测量组成员现场勘查监测,技术保障组确定抢险方案,抢险救援组对基坑边坡加固和基坑积水进行抽排,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助……一系列演练程序紧张有序推进,抢险人员快速反应、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措施有效,顺利排除险情,受伤人员也已安全送往医院,得到有效治疗,防汛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中建七局副总经理李俊杰表示,此次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为应对今年的防汛抢险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演练将应急救援各时间节点动作联动起来,客观验证了项目防汛应急预案的适用性,也检验了项目应急抢险队伍对突发事件的响应与处置能力。

强调:多轮次防汛演练提升实战性

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应急抢险形势复杂多变。如何全面做好今年城建系统的防汛抢险应急工作?演练结束后,耿勇军强调了五个要点。

站位要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论述,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做好最坏打算、尽到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预案要实。郑州市城建局已印发《郑州市建筑施工领域防汛应急预案》《郑州市深基坑汛期安全防范与排险应急专案》《郑州市在建工地防汛避险转移工作手册》等系列文件,各开发区、区县(市)、各有关企业、各建设项目都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防汛要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职责分工和处置流程,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战性,确保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队伍要强。各级各部门都要做到组织领导有力、应急响应及时、调度指挥有序、临场处置果断。要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和个人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定岗定位定任务,做到数量足、业务精、流程熟、职责清、分工细,特别是23支应急救援队伍更要当好标杆、担当主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靠前指挥、模范带头,一旦发生险情要身先士卒。

物资要足。要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要确保工程机械、抽排设备、发电设备、救援设备、封堵物资、防护物资、医药物资等各类防汛物资备得齐、备得足、调得出、用得上。

演练要真。此前,郑州市城建局分房建、市政、轨道三种类型,已在多个项目先后组织18场演练,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瑕疵,下一步,各开发区、区县(市)、各企业、各项目都要对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力量调配、情况处置等方面,分类型、分场景、分科目,开展全要素、全流程、多轮次的实战演练。要增强演练的实战性,做到全流程推演、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实操。

交流:防汛抢险应急也要突出科技赋能

李俊杰在交流防汛抢险应急工作开展情况时指出,在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和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部署和物资储备的同时,还要突出科技赋能。

据介绍,目前中建七局正与中建集团联合开发测试的中建智慧平台包含的应急指挥中心板块,功能定位于应对国内重大气象灾害,对国内的气象信息进行播报、推送、预警。当灾情发生后,通过平台快速完成项目受灾信息统计与上报,展示受灾情况及附近救援资源,便于领导及时进行应急指挥与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计划将此功能应用到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根据项目日常维护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演练实施等数据中自动生成管理报表,以代替线下报表,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23家应急队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工友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演练,进一步提高领导、各相关部门及施工一线人员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提高了员工防灾避难意识,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有序撤离,最大限度减少水灾造成的损失,维护生命财产安全。

线索提供 王少杰 许胜磊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李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