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数字乡村图鉴∣周口商水:“一粒粮”的智慧蜕变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萍 通讯员 邢珈翊、付妍

周口市商水县是我省农业大县,素有豫东粮仓之美誉。这里生产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全国各地。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周口分公司(以下简称“周口移动”)充分结合当地发展优势和特色,利用信息技术和5G网络的优势,助力当地农业提质增效,擦亮“豫东粮仓”名片。

5G+物联网中心 农田有了“聪明大脑”

在商水县张庄镇万亩高标准农田里,一个个水肥灌溉一体机自动运转着,田间地头却不见有农民的身影。原本应该人影匆忙的农田,多了几分旷野的恬静。

让农田变得“安静”的是建在农田中央的智慧管理中心。它是万亩良田的“中枢大脑”。记者看到,在5G+智慧农业化平台上,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根据空气温湿度、雨量等气象情况以及土壤pH值传感器进行土壤分析,精准调控自动灌溉,按需施肥。

“我们在农田里安装了5G基站,借助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让高科技设备与农户实现亲密连接。”周口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5G网络加持下的远程虫情测报系统,能够对农田的环境、虫情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决策。而环境监测系统则可以根据光照强度、风向、风速、雨量、二氧化碳以及土壤盐分等维度,对农场环境实施在线监测,提供科学管理数据依据,实现对农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浇水施肥掌上办 一人能管千亩田

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轻松管理上百亩地的浇水施肥;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能实时查看庄稼的生长情况……对于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来说,现在的种地与以前“不是一个概念”。

“以前老百姓靠天吃饭,农田里有了这些高科技后,我一个人就能管数千亩地啦!”邱守先边说边打开了手机上的App,手指轻轻一点,田里一个个固定式喷头开始旋转着喷出水雾,向田地均匀喷洒。

记者了解到,基于中国移动5G GIS地图,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可以对灌溉区域进行直观、简单、高效可视化规划,实现电磁总阀控制、首部控制、水肥机管理、灌溉区GIS管理、轮灌排程功能,在原有灌溉模式基础下提升基地农业灌溉和施肥管理效率,极大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现在我手指轻轻一按,一个人一两天内就能把2100亩地浇灌一遍,较以前传统浇灌可以节约水70%左右,节约肥25%。”邱守先给怎么算,都觉得开心。

智慧农业体系 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近年来,坚持“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五化标准,商水投资1.5亿元,建成了5万亩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全县116.5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220斤,农业增收2.56亿元,把更多“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

周口移动针对万亩良田开发的智慧农业平台注重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高新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监测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农作物病虫害情况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来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及实现标准化生产与降本增效。帮助农场管理人员实时、快速、客观地获取大范围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全程动态监测信息,全力打造“1张5G网络+1个大数据管理平台+N个应用”的智慧农业体系。

“我们平台上整合了农业专业知识、专家资源,建立相关农业专业知识库、专家库,可以为企业农户提供农业问答、远程会诊、专家直播、答疑地图、AI农眼等服务。实现政府端对专家信息化管理、专家资源调度、专家科研成果展示等功能,实际解决企业、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周口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5G智慧农业进行精准农业生产和管理,在节约增产的同时,充分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实现在5G环境下的乡村网格治理、疫情防控、治安联防等功能,成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基石。

“万亩良田是我们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小部分。”周口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加快数字乡村战略实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介明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