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新发现|殷墟商王陵区有新发现,外侧隍壕改变陵园格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第一地点探方 打破西围沟G2南段的西周早期土坑竖穴墓
殷墟考古,新发现不断。2022年殷墟商王陵区发现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1月5日,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相关负责人作了2022年殷墟商王陵区发掘收获的汇报,这些发现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
东围沟G1西段缺口处第三地点探方的西周早期灰坑
殷墟考古90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晚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商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殷墟考古也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在古代世界中彰显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风格。
2022年王陵区考古第一地点发掘出土文物(打破西围沟G2南段的墓葬和灰坑出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殷墟遗址范围的洹河以南和东面的大司空地区发现商代晚期干道;从殷墟西部、今安钢厂区向东贯穿有商代晚期的干渠及其支渠,长度超过2.7千米,两者构成殷墟大邑商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
但这样一些重要的现象,在洹河北岸以商王陵区为中心的区域都没有发现。2021年,在财政部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规划和实施殷墟考古工作,期望通过不懈努力,能够获得进一步突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开展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首先是通过勘探寻找小屯宫殿区到王陵区之间的干道,其次是搞清商王陵区的范围,后续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
通过钻探得知,新探明的围沟围绕在殷商大墓外围,未见围沟与殷商墓葬、祭祀坑存在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晚期墓葬打破围沟和祭祀坑的现象。东围沟东、西段的北端偏向东,与殷墟发现的商代建筑的方向一致。
综合多重因素可知,两个围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关联关系。两个围沟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