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塞红嘴鸥进玻璃瓶,护鸥队:抓鸥虐鸥有,但比以前少

2023年1月27日,昆明,游客在海埂大坝投喂海鸥。 (人民视觉/图)

为了和海鸥合影,“熊孩子”在家长的协助下,将一只红嘴鸥强行塞进塑料瓶。2023年1月31日,云南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海埂大坝,一名游客拍下“熊孩子”抓鸥的过程,并将视频上传至抖音平台,一时登上了多个平台热榜。

视频拍摄者“亚军”称,他第一次看到孩子抓鸥时出声制止了,后者放了之后仍跃跃欲试,于是自己去找保安,等回来时发现他们又抓了一只海鸥并强行将它塞进塑料瓶。南方周末记者通过抖音联系“亚军”,截至发稿未有回信。

从他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抓鸥男孩约十岁,父母从旁协助。一旁的游客看不下去,直呼“放喽放喽,赶快放喽”“这是野生动物”。

2月1日,昆明市公安局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此事:“今天我们已经联系上相关涉事人员,目前先让他们写悔过书,随后将悔过书上传给昆明市环境生态局林草大队,具体处罚由林草大队裁定。”

“熊孩子”抓鸥并非偶然事件。长达4公里的海埂大坝一直是景区观赏海鸥的胜地,春节期间,每天多达数万游客挤在坝上,他们将鸥粮托在手中,或放在头顶,待红嘴鸥下嘴时,游客定格画面,留下满意照片。同时,也有游客为了拍到满意照片,不惜抓鸥,甚至虐鸥。

视频中“熊孩子”将一只红嘴鸥强行塞进塑料瓶。 (视频截图/图)

护鸥队扩充至六十人左右

张鹏在手机上看到了这条新闻,他很难过。“就像自己家里养的一只宠物被别人不文明对待了,海鸥很可怜,它也是有生命的。”

这位34岁的护鸥队队长是昆明本地人,在海埂大坝上做了11年安保工作,他和队员们负责维持秩序,也负责保护海鸥。护鸥队所在公司为云南滇维安保服务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实际控制人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红嘴鸥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区飞抵昆明过冬,在《昆明市志》的记载中已有38年。这种俗称水鸽子的洁白飞鸟,201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每年10月中旬,红嘴鸥的“先头部队”就会陆续飞到昆明。一个月后,“大部队”基本全部到达。

2023年大约四万只红嘴鸥到来,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很多。张鹏介绍,过年期间,海埂大坝上的游客平均每天三四万人,高峰时人流量达到十万人。“大坝周边四五个大型停车场全部停满了车,约有四五千台车。车牌川、渝、桂、云占多数。人太多了,海鸥都不够喂的。”

“熊孩子”把红嘴鸥塞进瓶子那天,张鹏不在现场,他听说队员已经劝阻家长和孩子,并将该事报给了执勤的公安。护鸥队虽然负责巡逻护鸥,但并无执法权,只能口头劝阻。如果出现严重情况,护鸥队会通知辖区派出所或森林公安来处理。“大坝下面也有警察岗亭,我们不能处理的时候,就会通知他们过来解决,他们也在这好多年了,互相比较熟。”

张鹏介绍,因过年期间游客较多,原本三四十人的护鸥队临时扩充至六十人左右。海埂大坝上每个路口都会安排一个固定岗位值守,约有二十个路口;同时,安排三四组巡逻人员,每组约四人,在大坝上来回巡逻;同时安排三台巡逻车,以便紧急情况可以更快到达现场。

警方曾“跨省抓捕”伤鸥游客

海埂大坝上,人鸥冲突并不少见。正因红嘴鸥不怕人,喂食时离游客很近,这也让部分游客抓鸥变得轻而易举。

有些游客为了拍照,硬拉着海鸥不让飞;也有人好奇海鸥的羽毛比较白,想摸一摸甚至拔几根下来。“因为很多游客是第一次来,他们也不懂。轻的就口头教育,重的就经济处罚、行政处罚。每年都有十到二十起,这是我们看得见的,还有些看不见的。”张鹏说。

张鹏曾遇到过想将红嘴鸥带回家的游客。他记得六七年前,有位四十岁左右的游客抓了一只红嘴鸥放进了书包,他想带回去给孩子观赏。“我们是在他把海鸥装进书包时发现的。”张鹏说,后来那只海鸥被放了。

有的海鸥就没那么幸运了。张鹏回忆,有一名游客抓了一只海鸥,将它塞在黑色塑料袋里准备带走。在路过执勤的路口时,袋子里的海鸥在抖动,被张鹏他们发现了。但是由于缺氧,海鸥已经奄奄一息。“我们通知森林公安,把海鸥送去救助站,游客被带去森林公安做笔录。”

46岁的当地志愿者朗琴至今还记得,有名游客弄伤了海鸥,被昆明警方“跨省追捕”。2014年12月,一位哈尔滨游客喂食时抓住一只红嘴鸥,致使红嘴鸥翅膀折断,因伤势过重死亡。昆明市森林公安接警后,在哈尔滨找到这名游客,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不过,张鹏强调这些都是数年前的案例。他说,现在的游客已越来越文明,而且有保护动物的意识。“现在抓鸥、虐鸥的情况有倒是有,但是减少很多,没前几年那么多了。而且热心游客比较多,他们看到有人伤害海鸥,也会通知我们过来制止。”

每年三四月,过完冬的红嘴鸥会陆续飞离,留下一些受伤、衰老的红嘴鸥。即使没有海鸥,海埂大坝仍是旅游休闲去处,有早上跑步的,也有晚上散步的。护鸥队暂时没有了护鸥的工作,但是他们还要履行其他工作职责,比如劝离小摊小贩,制止照相商贩骚扰游客,劝阻攀爬雕像的“熊孩子”。

“护鸥队”队长拍摄的海鸥图。 (受访者供图/图)

“我们叫它白精灵”

护鸥队还有一项工作:喂食海鸥。三年疫情期间,海埂大坝上游客少时,张鹏和队员要一天喂食海鸥三次,主要是喂鸥粮,一种由豆粕、鱼粉、玉米、面粉、油等食材制作而成的饲料。“鱼也可以吃,容易分解的,也不会污染滇池。”

红嘴鸥不怕人。它们落在游客的手上、头上,啄食鸥粮或面包。“红嘴鸥每年都过来,跟人比较亲近,它已经习惯了,也就不怕了。”张鹏说。

红嘴鸥吃饱了就会停在水面上不飞了,在水面上“打水”,等饿了,就又飞起来。朗琴是昆明当地人,她所在的阳光志愿者团队从2020年开始投喂红嘴鸥。“疫情这三年,海鸥最多,当时不允许去喂,我们志愿者都是天不亮就去喂,摊完食就跑掉了。”

海埂大坝允许喂食海鸥后,朗琴和其他志愿者每天早上会花费两个小时在这项工作上,投喂现场像在广场晒谷子一样,把鸥粮倒在大坝上,海鸥会主动来吃。除了购买鸥粮喂食海鸥外,志愿者还会动手烙饼喂鸥,用面粉、鸡蛋、牛奶、白糖,再加一些碎肉,混在一起烙成大饼。

就因这大饼,朗琴还曾和游客发生过冲突。2022年冬天,有两位外省来的的老太太前来阻止,说她们投喂不科学,海鸥吃的是鱼虾。朗琴生气了,较真理论起来。

游客多时,朗琴和志愿者们就“躲懒”不喂,但总是不放心。“就像自己孩子一样,怕它们吃不饱,也不知道游客喂的是什么,就会去大坝上转一转,看一看。”最近,朗琴“视察”结果不太理想,她发现海鸥很少吃游客喂的面包,就赶紧喂了一点随身带的鸥粮。

“海鸥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给春城带来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我们春城人民都把它们当朋友的。”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对于红嘴鸥,张鹏说自己和游客相比,会有不一样的情感。“红嘴鸥是我们昆明的标志,我们叫它白精灵,要是有一年它突然不来了,自己肯定会怀念的,这也是我们这支护鸥队存在的意义。”

(应受访者要求,张鹏、朗琴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雨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李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