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龙山时期墓葬区!宜阳苏羊新石器遗址公布考古新发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韶萌 通讯员 王晋华
2月11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召开2022年度项目汇报会,公布了2022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保护修复、展示陈列、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苏羊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和下村,遗址坐落于洛河南岸的二级、三级阶地上,北临洛河,南望熊耳山。遗址东西宽约970米,南北长约1050米,面积约60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达5米以上。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任广在会上介绍,2021年3月至今,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对苏羊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通过调查和勘探在遗址内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重要遗迹现象,基本弄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聚落功能区划分情况。
任广告诉记者,今年考古人员对苏羊遗址共计发掘500平方米,发现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包含仰墓葬、环壕、房址、灰坑、灰沟等,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其中不乏玉璧、完整彩陶盆等珍贵文物,还发现少量保存较好的碳化粟、黍遗存。此外,在遗址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大型墓葬区,墓葬排列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初步判断其时代可能为龙山早期阶段。“这座墓葬可能是中原地区迄今为止发现面积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成人墓地,对研究龙山时期的埋葬制度、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生产技术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任广说。
“在聚落考古理念的指导下,依托“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我们对遗址的核心生活区、墓葬区、人工环壕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大批房子、灰坑、墓葬等生活遗存。”任广说,研究团队同时开展碳十四测年、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同位素分析、古DNA等方面的多学科研究工作以期揭示这一时期多元文化交融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助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