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改平:优化高校农林学科布局、支持农林院校发展 | 助农团报两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姜雨璐

“建议教育部优化高校农林学科布局、支持农林院校发展。”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向大河助农团记者表示。

坚持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努力求存图兴谋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许多知名综合性大学纷纷举办农科教育,在其雄厚的办学资源和强劲的生源吸引力挤压下,农林院校尤其是地方农林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逼仄。张改平认为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本就为数不多的对农林专业不抱偏见的家长和学生被知名综合性大学农科引流,使地方农林院校本硕博生源质量全面加速下滑。

(二)知名综合性大学农科对农林学科高层次人才形成虹吸效应,使地方农林院校更难引进和留住学科专业建设亟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知名综合性大学农科在重大项目、平台、成果等方面,竞争力远远超过地方农林院校。

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教发厅〔2020〕6号),该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农林院校在合并、调整时,原则上继续保留农林名称,确保农林教育不受削弱。张改平表示,该规定的初衷是基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现实状况,意在保持农林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与综合性院校错位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实事求是地讲,农林院校在长期以来社会分工、传统意识等因素造成的生源等困境中,依然坚持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努力求存图兴谋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赢得了相应的地位和尊重。”张改平说。

鼓励农林院校综合性设置学科专业,拓展人才全面发展

如何确保农林教育不受削弱?如何加快推进地方农林院校的发展?张改平告诉记者,要引导知名综合性大学农科以前沿、基础研究为主,培养高端人才,产出世界领先的创新性成果。在重大项目、平台、成果等方面另辟通道,避免与地方农林院校争夺有限的办学资源和生存空间。

“放宽农林院校向综合性发展的限制性政策,鼓励农林院校前瞻性、综合性地设置学科专业,拓展人才全面发展。”张改平还建议,在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乡村发展等领域自主设置所需专业。尽快落地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政策,完善“一省一校一院”协同育人模式。

扫描二维码下载豫视频App,一键@记者提供新闻线索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高浩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