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成伟:建议将河南打造成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创新高地|河南高校好声音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开栏的话】

心系民意民声,贡献高校力量。

每年全国两会,来自高校的代表委员总会积极建言献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化谋划、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更加彰显了教育对国家命运和未来影响。

3月4日,中国进入“两会时间”。来自河南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不忘使命,尽责履职,带去了广泛调研后形成的建议提案。

听,全国两会上的河南高校“好声音”来了!

“河南粮食加工、肉制品加工产量全国第一。”“河南生产了全国二分之一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提起河南的农业食品产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成伟自豪满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成伟对河南的农业食品产业非常关心。他建议,基于国家战略及河南优势,可将河南建设成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创新高地。“这对于国家及河南都有积极的战略价值,同时,河南也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前景可期!”

【为啥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农民增收,河南产业优势明显

“河南打造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创新高地意义重大。”李成伟说,这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内容,是扛起“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重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践行大食物观,全面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

“打造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创新高地 ,河南也有现实优势。”李成伟说,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公开数据显示,河南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且科技创新明显增强,“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提到,河南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成立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1%,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3%。

此外,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他列举到——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其产值占比达57.8%;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建成了以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涌现出以预制菜、供应链企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新业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万亿级产业……

【如何建?】打造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创新高地  ,他提出三个发展思路

打造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创新高地,河南怎么做?李成伟谈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建成稳产高产的绿色食品原料供给中心。突破耕地和种子两大瓶颈,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创新引领、科技支撑、旱涝保收的粮食主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技术效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基地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

第二,建立世界一流的食品科技创新高地。打造食品科技创造地与前沿技术策源地,集中力量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与食品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建立食品科技研发集群;构筑政产学研共建共享新模式,将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创新资源集中、高端人才充沛、产业链条完善的现代农业与食品示范高地;加快培育本土食品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成果转化。

第三,打造全球农业食品产业发展新高地。立足河南食品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强战略研究与系统布局,建设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形成优势集聚的食品产业体系和构建现代高效的食品创新体系;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为依托,基于科技资源和农业资源分布格局,系统谋划食品产业链群的衔接联动;实施食品产业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战略,围绕河南五大食品产业集群,改造传统食品产业,培育新兴食品产业,布局未来食品产业,打造食品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集聚体。

【怎么做?】人才、平台、政策、龙头升级……四个建议全囊括

首先,构筑高端人才引育生态圈。实施“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着眼塑造农业食品产业竞争新优势,在豫布局建设农业、食品相关“双一流”建设学科,推进河南“双一流”大学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高地与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实施创新人才支撑工程。支持高校建设粮食安全、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学等国家急需学科博士学位点和生物医药(食品方向)专业博士点,培养食品产业急需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经营管理等关键领域高端创新人才;研究制定各类人才认定、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的配套措施,加快引进食品和农业领域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扶持一批食品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建强高端创新载体平台。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把中原食品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推动农业食品领域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协同创新攻关工程。支持河南牵头建设国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开展粮食及制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建设农业食品领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支持大中型食品企业、骨干企业申报食品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支持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豫设立区域食品技术公共研发中心,为食品产业开展科技服务。

第三,完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支持中原农谷、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核心区等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范畴,建设沿黄和南水北调干渠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支持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探索建立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主销区企业参与主产区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等建设;打造以农业为起点、主食为优势、特色为重点、未来食品为方向的食品集群,形成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新型粮食经济形态以及功能多样的综合性食品产业集群。

第四,推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龙头企业,发挥成本、技术和规模优势,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对接、产品合作,实现拉动式供给;积极发展食品新产业新业态。加速食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