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雅宴:用美食诠释大宋风雅,以情怀助力文化复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惟一

大宋风雅,东京梦华。时光绵延千年,当年的北宋东京已改称开封,沧海桑田一遍遍轮回,满城菊花盛放了又枯萎,只有带露的月色依旧皎洁着,氤氳着那一场繁华旧梦。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的序中写道。宋代饮食文化繁盛,食品种类大幅增加,烹饪技法也愈加丰富;随着宋室南渡,南北饮食习俗交流融合,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食物,连接了历史与现在,他乡与故乡;饮食里,有故都的繁华,桑梓的芬芳,文化的传承。为了重现大宋宴饮的风采,弘扬宋文化和豫菜文化,成师傅汴京烤鸭创始人成国富多年坚持,终于圆梦,将宋文化地标餐厅——宋风雅宴呈现在食客面前。

迭代丨从成师傅汴京烤鸭到宋风雅宴

1975年出生于中国厨师之乡的成国富,14岁就开始学厨。从长垣县烹饪大楼出师后,他带着扎实的豫菜功底前往全国各地学习,把川粤鲁苏四大菜系融会贯通。1993年,成国富回到河南,从“下海”承包厨房,到任新乡九州宾馆厨师长,再到获央视“满汉全席”擂主……年纪轻轻的成国富获得了中国烹饪大师称号,但这些成绩并没有让一个对餐饮真正热爱的人停下脚步。

2008年初,成国富只身一人来到郑州创业,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他的第一家店——成师傅大长垣美食在红专路亮相,主打长垣家常菜;2012年,成师傅中兴楼开业,从家常菜升级为官府菜,并推出主打单品“汴京烤鸭”;2015年底,成师傅旗下几家直营店统一改名为“成师傅汴京烤鸭”,聚焦单品的策略获得了成功,集团日营业额峰值突破100万元,烤鸭累计销售早已突破百万只。

宋风雅宴创始人成国富

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市场大环境因素让不少餐饮企业遇到了危机。危机,对多数人是危,对少数人却是“机”。一路高歌猛进的成国富,终于有机会能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的初心和企业的未来。他开始深入钻研挖掘宋文化,用三年时间打造出“宋风雅宴”这一全新的文化餐饮品牌。

成国富对于宋文化的情怀,始于“汴京烤鸭”这道菜。汴京烤鸭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的“爊鸭”便是烤鸭,是当时酒楼市肆中的名菜。在挖掘汴京烤鸭历史的过程中,成国富查阅了大量典籍,并多次前往开封各大古迹和博物馆进行考察。在不断寻宋迹、品宋物、忆宋人的历程中,他愈发体会到宋文化的璀璨、河南文化的厚重。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写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宋代以前,由于生产力和技术原因,烹饪以蒸、煮、烤为主。宋代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与肉类供应的巨大缺口,使得宋人不得不开发新的烹饪技巧,今天中餐主流的烹、烧、烤、炒、爆、熘、煮、炖、卤、蒸、腊、蜜、葱拔等烹饪技术都成熟于宋朝;杯盘碗筷等多种餐具从宋朝齐备,就餐形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酒楼正店和夜宵自宋朝起开始兴盛。

“宋文化就像一座宝藏,越挖越深,挖到后来我发现,仅一道汴京烤鸭远远无法承载我对宋文化的情怀,我想发掘整理出更多有代表性的宋代美食,结合宋代的文化、礼仪呈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宋文化和豫菜文化。”

为此,成国富组建了“宋文化顾问团”,聘请宋文化研究学者及豫菜大师作为名誉顾问;在企业内部也成立了“宋文化研究小组”,把喜爱文化、热爱钻研的员工组织起来。“我们利用三年时间静心沉淀,从2020年起不断拜访名师、深挖文化、考察学习、研究菜品、打磨装修、培训礼仪,终于在2023年初,把宋风雅宴呈现在大家面前。”成国富说。

定位丨还原千年风雅,打造宋文化地标餐厅

走进宋风雅宴,仿佛梦回大宋,处处皆是宋文化的细节。这家“宋文化地标餐厅”,融宋礼、宋服、宋舞、宋乐、宋宴、宋肴、宋点等元素于一体,使顾客达到入眼、入耳、入鼻、入口、入心的“五感”沉浸式体验。

为了全方位展现宋文化,宋风雅宴精心设计了九大打卡点——丝竹之乐,宋风韵舞,君子四雅,行酒博戏,文盛科兴,衣香丽影,翰墨丹青,寻味千年,飨宴之仪。

例如“君子四雅”,将宋代的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雅事融入就餐环境之中;“行酒博戏”则包括投壶、射礼、行酒令等,客人把酒言欢时可以博戏助兴,也可与店内人员对一段宋词“飞花令”,体验古人的雅趣;“衣香丽影”为顾客提供宋服换装,顾客可以穿上宋服,沉浸式融入古色古香的环境之中;“翰墨丹青”,除了正门处那棵挂满名词佳句的“词树”外,每个包间皆以宋代名人雅士为主题,陈列着相关的书画和诗词作品,例如“王希孟”房间挂着千里江山图,“苏东坡”房间挂着赤壁赋的书法……

值得一提的是“飨宴之仪”,宋风雅宴遵循宋人之礼,准备了丰富的宴饮仪式。目前主打的“风雅生日宴”,包含簪花纳福、皇家七汤点茶、宋舞表演、飞花对弈等环节,仪式感十足,令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宋代宴席文化。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钻研挖掘,开发更多形式的宴席,突出‘雅’和仪式感,深度展现宋文化,提供系列化的沉浸式体验。”成国富说,“例如文豪宴,还原苏东坡的家宴;千里江山宴,以菜肴形式展现青绿山水之美;诗词宴,把各种诗词中提到的菜品组合成一个宴席;还有迎春宴、仲夏宴等季节性宴席,结合时令食材,传达古人‘不时不食’的理念。”

特色丨古菜今做,用美食诠释宋文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宋风雅宴的菜品,几乎道道都有渊源和典故。一些菜品来源于《山家清供》《中馈录》《东京梦华录》等古籍,根据书中的记载还原制作;一些则源于宋代诗词、书画、景点等带来的灵感,研发出可传承的原创菜品;还有一些通过融合古时菜品思路和烹饪技艺,对现代食材进行开发和创作。

持螯供

例如持螯供,出自《山家清供》记载:“每旦市蟹,必取其圆脐,烹以酒、醋,杂以葱、芹,仰之以脐,少候其凝,人各举一,痛饮大嚼。”黄金鸡的做法也来自《山家清供》,取净鸡加麻油、盐、葱和花椒水煮,烧熟斩件,配美酒最佳。芥辣肉丝带底中的“芥辣”出自《中馈录》记载,芥子碾细水调,沸汤三五次泡出黄水,加入淡醋,用布滤去渣后即可使用。旋切鱼脍源自《东京梦华录》,汴京金明池酒家会把鲜鱼快速片成鱼脍,乃生鱼片,文人食之不可停。

虹桥羊排

陆游犁祁酥的灵感来自陆游《山庖》一诗,“犁祁”指豆腐,选用山中珍菌加上豆腐一起炖煮,辅以海胆,鲜香四溢。虹桥羊排灵感源自《清明上河图》所绘的“虹桥”,成国富自己设计并找匠人定制了“虹桥”造型的餐具,配上宋人爱吃的羊排,带你体验大宋的繁华景象。

榴莲烤鸭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是成国富一直以来的理念。在研发宋风雅宴菜品的过程中,他秉持“南北融合,古菜今做”的原则,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比如原创研发的“榴莲烤鸭”,在北宋爊鸭的基础上配以榴莲蛋糕,再上桌现烤,别有一番滋味;古籍记载的“青精饭”,被成国富加入了烤鸭、海参、瑶柱、干贝等高档食材,辅以浓汤,做成升级版的“火鸭青精饭”,口感更丰富。

“未来,我们还会持续研发更多新菜,把博大精深的宋代饮食文化更好地展现给大家。”成国富说。

鲍鱼烤鸭

使命丨弘扬大宋美食文化,助力民族文化复兴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于文化自信、民族情怀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使得东方气质和文化内涵成为未来中国高端餐饮的美学基础,“文化餐饮”成为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事餐饮行业30余年,从厨师到创业者,成国富早已把餐饮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以将豫菜发扬光大为己任。在他看来,恢复豫菜在北宋时期的荣光,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标。

“未来,我会坚持挖掘宋代饮食文化,在菜品上,继续复原和创新宋代菜肴;在服务上,深挖宋文化服务体系,让顾客沉浸式体验宋文化之风雅;在环境上,引入更多宋代事物,让顾客在门店中能了解认知到更多宋文化故事;在经营上,不断打磨门店菜品和服务的可复制性,为门店拓展打好基石,让宋风雅宴走出河南。”成国富计划,宋风雅宴在郑州扎根后,将沿着宋朝南迁的足迹向南发展,在苏州、杭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开店,五年内发展20家门店,让更多人了解宋文化和豫菜文化。

“宋文化太深了,我们挖了三年,才挖出十米深,而下面还有至少上千米。”成国富表示,弘扬大宋美食文化、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是他最重要的使命,一代人完不成,就传承给下一代人,用几代人的努力去挖掘整理发扬宋文化。“这个过程很艰辛,就像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会带着一群人坚定地往那个方向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前路漫长,但成国富已做好了准备。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邓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