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鄂豫皖唱响全国,《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红歌您知多少?|红色耀中原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新昌

编者按

今年71日是建党102周年,“七一”前后,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展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的诞生历程和背后故事,阐释这些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大河报·豫视频隆重推出“红色耀中原”主题宣传报道,讲述我省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永远接续奋斗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敬请关注。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红歌,这首革命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为什么是桂花,而不是槐花、月季花?来听听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戴妍,关于这首红歌的介绍。

为什么是桂花?

桂花象征着崇高、忠贞之士

关于桂花,传说多得不计其数,但流传最广的是月宫中的吴刚化作贫困交加的男子来到人间,得到善良女子的精心照料,吴刚离开时把月宫的定宫之宝桂树种子留下来。善良的人种下去,很快就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不生根发芽,使他难堪,从此人心向善。

所以,桂花寓意着美好、收获,同时它也是信阳当地的名花,这首歌诞生于信阳商城,并一路唱到延安,带给革命者无限动力和激情。

歌曲创作过程如何?

故事要从90年前的一天讲起……

1929年5月5日,立夏的前一天,商城县丁家埠(后归安徽金寨县),反动民团杨晋阶的部队里,值班班长周维炯吹响了集合哨,要求团丁们收拾内务,把枪支弹药整整齐齐地挂在正屋墙上。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周维炯是共产党员,他正在为明天的起义做准备。

夜幕降临,趁民团中队队长和其他团丁喝得东倒西歪之时,周维炯大喊一声“动手!”,大伙一拥而上,控制了民团。随后,周边其他几支起义部队也纷纷行动,活捉了民团团总杨晋阶,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商城起义”。

“王先生,起义胜利了,你给我们编个曲子吧。”

1929年底,商城县城内,

一个名叫王霁初的青年人迎来了几名客人。

原来,商城起义胜利后,

大伙都想用文艺活动庆祝起义胜利,

大伙商量后决定到县城找到当地知名的文艺专家王霁初

请他来帮忙搞文艺宣传。

当王霁初唱了一首《八段锦》后,优美的旋律动人心弦,

大伙儿连连拍手叫好,说这首歌曲调欢快很应景。

于是,县里负责宣传的陈世鸿填词,

由县委书记吴靖宇修改后,

交给王霁初配上了《八段锦》的调子。

鄂豫皖地区第一支新编的革命民歌就这样诞生了。

王霁初

1893-1932

商城县城关人

鄂豫皖苏区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这首歌怎么一路传到延安的 ?

凭借欢快、朗朗上口的曲调,强大的战斗力和号召力的歌词,《八月桂花遍地开》迅速在鄂豫皖苏区流传开来,随后又经王霁初创办的“红日剧团”传唱到全国各地。

其中一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红军女歌手廖赤见,于1930年春加入“红日剧团”。这首歌最初由廖赤见一人独唱发展为领唱,最后形成边歌边舞的表演节目。

1932年,廖赤见随军西征,经历了红军夺取通江、攻克南江、占据巴中,见证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庆祝大会上,她领头演出,开场节目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热烈又欢快的歌曲一下子激发了川陕人民的爱国心,轰动了偏僻的大巴山区。自此,凡是庆祝成立县、区、乡苏维埃政权,都少不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个开场节目。

《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犹如革命的火种,在红军部队的东奔西征及革命战士的口口相传下,以星火燎原之势从商城大地,传遍了鄂豫皖、中央苏区、川陕地区等,响彻了全国。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八月桂花遍地开》编为第七个节目。

如今这首歌又有什么艺术形式 ?

近年来,《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表现形式有河南省影视制作集团在商城取景出品的同名电影,有信阳市原创编排的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还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每一次新形式的表演都是对这首歌曲的致敬和守望。

红歌源头应该花落谁家?

这首歌曲的传唱之广,使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的研究者在整理发掘民歌工作中,纷纷探寻该歌曲的源头,先后得出这首歌曲诞生在这4个地方的结论。不过随着学者们的考究,江西、四川两地已经出局,目前安徽与河南还在奋力拼抢。

其实,歌曲诞生地当时不叫商城,准确的说法叫商南,管辖区域不仅包括辖区的河南商城县,还包括安徽省金寨县的斑竹园、吴家店、果子园、南溪等地,因此从地理位置上讲,两地争版权,都有道理。而在信阳本地,也没有再具体到发源于哪个县,统一称其为信阳民歌。

艺术小学师生共奏这首经典红歌

传承红色歌曲、传颂红色精神,是时代赋予大家义不容辞的任务。红色歌曲传承需要从少儿、青少年抓起。

在郑州金水区艺术小学,中国扬琴学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亚洲扬琴学会常务理事杨凤云把《八月桂花遍地开》当作扬琴班级学生的“必修课”。

对每一批学生,杨凤云老师都认真地教学生们熟悉曲谱,并向孩子们讲述这首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扬琴班的学生们认真听故事,背诵琴谱,熟练弹奏节奏。

(红色经典歌曲,成为民乐舞台表演领域的香饽饽)

值得一提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红歌,还成功入选民乐扬琴的考级名录,杨凤云老师还是全国民族管弦乐艺术水平考级考官,全国优秀扬琴指导老师,国际赛事评委伴随着杨凤云师生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像《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一批经典名曲走向海外。四十年扬琴教学生涯,多名学生考入了专业的艺术院校,多名学生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比赛中获得了金、银、铜奖。

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红军队伍真威风,

百战百胜最英勇。

活捉张辉瓒呀,打垮罗卓英呀,

粉碎了蒋介石的大围攻,

一杆红旗飘在空中,

红军队伍要扩充。

保卫工农新政权,带领群众闹革命,

红色战士最光荣。

亲爱的工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

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

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

回想鄂豫皖根据地的辉煌,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人民群众的巨大能量正如桂花一般,

使萧条的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时至今日,在遍布桂花树的信阳大地,《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俨然化作了一座鲜红历史铸造的精神丰碑,大别山精神书写的那些开国将军的风采,那些战斗英雄的壮歌,那些可歌可泣的史诗,穿透时间轨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信阳人,使大别山革命精神在信阳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下载豫视频APP,一键找记者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