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曾从头顶飞过 周口籍抗美援朝老兵忆烽火岁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通讯员 王银行
霸道而又无情的炮弹被敌人的飞机携带着,掠过朝鲜国土的上空。随着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作响,一颗颗炮弹落在抗美援朝战场的阵地上。而这些阵地上,则是正在英勇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今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对此,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91岁高龄的周口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段仲安,听他讲述当年在朝鲜战场的战火岁月和抗击侵略者的峥嵘往事。
炸弹在山顶爆炸,滚下来的石块砸伤他的右臂
段仲安是周口市商水县练集镇段庄村人,91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老人滔滔不绝,记忆深刻。
1950年,年仅18岁的段仲安参军入伍,次年就随志愿军部队入朝作战。当时,他在后勤医院卫生连工作,主要任务是抢救伤员。“大概是1951年开春的二三月份,棉衣还没有脱掉哩,我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段仲安回忆说,到朝鲜后,他们驻扎在鸭绿江边一个叫“道北”的地方,江水对面就是祖国的疆土。
段仲安担任卫生连的护士班长,虽然不拿枪直接参加战斗,但同样也要上前线。因为战争开始后,他要和卫生连的战友负责抢救伤员,而且还要对志愿军战士作心理卫生的辅导,缓解战士思念家乡的情绪。
有一次在抢救伤员过程中,遇到敌机轰炸,他们贴近山脚找掩体躲避,结果躲过了炸弹,但在山顶爆炸的炸弹摧毁了石头块,而滚落下来的石块,砸伤了段仲安的右臂,导致当场骨折。直到现在,老人的右臂伸出去还无法伸直。
“没有什么可怕的,怕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迎敌战斗。”段仲安回忆说,由于敌人炮火猛烈,有时候补给供应出现困难,他们就靠干粮度日,“把黄豆和玉米放在一起炒炒,饿了吃上一些,渴了就扒开路边的积雪,上面那一层有土不能吃,挖下面的雪吃上几口解渴。”
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回他去附近营地找周口籍老乡战士贾其田(音)唠嗑,说完话后段仲安回到自己的山洞宿舍。就在这时,敌机盘旋在上空轰炸,扔下炸弹就飞走了。等敌机远离后,段仲安跑出来一看,贾其田所住的地方燃起了熊熊大火。他赶紧跑过去喊贾其田的名字,可只听到有声音回应,就是不见人出来。段仲安到跟前一看,贾其田被炸弹冲击波崩裂的土块埋住了身子无法动弹,他就上前赶紧扒开土块,救出了贾其田。
主动学习排哑弹,他帮助解决了挖地道缺少炸药的问题
在朝鲜的日子里,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在“遮遮掩掩”中度过的。因为担心敌机发现宿舍煤油灯光而精准轰炸,睡觉时段仲安要和战友一起把宿舍外围结结实实遮挡起来,从外面看不露一点亮光。
1952年秋季的一天,段仲安和战友去砍柴的时候,发现工兵营的战友正在排没有爆炸的哑弹和还没来得及爆炸的定时炸弹。“我凑过去看,一位老兵提醒我危险赶紧离开,摆着手让我跑。我说我能学学不,这样俺们卫生连仓库再落哑弹了,我也能排。就这样,工兵营的老兵教会了我排炸弹。”段仲安说。
而这无意间学到的技术,在日后派上了大用场。
在朝鲜的日子,要挖地道和山洞,防御敌人的飞机轰炸,可有限的弹药用在了阻击敌人上,挖地道和山洞就要靠人力了,舍不得用炸药。有一回,他看到工兵营的战士用铁锤和锥子凿石块挖山洞,手上磨出了血泡,就主动提出来可以拆解哑弹的炸药搞“废物利用”。
在他的提议下,由工兵营出两个专业排爆战士,加上段仲安,三个人一起寻找哑弹拆解炸药。“第一次这样干,我们就拆回来了六七袋炸药,就是南方盛水稻的那种草袋子。”段仲安颇为自豪地说,他的这个办法,有效解决了部队挖防空地道和山洞的问题。
“到现在这些技术我还没忘,敌人的炸弹分为照明弹、破坏弹、杀伤弹这几种,其中,大多数拆解哑弹的炸药回来使用。还有一些定时炸弹,我们也会去拆解,但危险度比较大,基本上是玩命的技术。”段仲安说。
段仲安说,在朝鲜战场的日子里,除了打敌人,闲暇的时候他们战士也会和朝鲜老百姓聊天交流。时间长了,当地老百姓也学会了简单的中国话,而他们也学会一些简单的朝鲜话,直到现在,他还记得朝鲜话里的老大爷叫“阿巴几(音)”,老大娘叫“阿巴尼(音)”,“路往哪里走”的朝鲜话是“额多米卡(音)”。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段仲安老人生活在老家的村子里,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和平年代,老人觉得什么都是幸福的。尤其看到现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直呼:“那时候我们都不敢想啊,现在咱们国家一点点富强强大起来,我比啥都高兴。”
(本报道文字系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原创作品,图片和影像资料由通讯员王银行独家提供,未经授权,谢绝任何方式的转载,对于剽窃、盗用行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大河报豫视频编辑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