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黄河小浪底:石头渣场变成了1500亩的生态保护区 | 豫见黄河 传承中国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宋光华 陈秋宇 李准
9月14日,由河南黄河河务局、河南日报社作为指导单位、大河网络传媒集团主办、大河报执行的“豫见黄河 传承中国”大型策划报道来到济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坝顶宽15米,坝底宽864米,坝顶最大高度160米,系中国目前最高、规模最大的堆石坝,“如果把它砌成一米见方的土石堤,可围绕地球转上一圈多。被人们誉为当代的‘愚公移山’。”
田孝军介绍,小浪底周边的黄河生态环境、以及下游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有了现在的小浪底,才有了占地1500亩的湿地保护区。这个湿地保护区以前是一个废旧的石头渣场,没有任何的植被覆盖,小浪底工程后,我们规划设计了这个生态保护区”。
目前的湿地保护区,湿度比市区高、温度比市区低,成了一个避暑胜地,也成了植被、动物喜欢的栖息地。
“现在人们来这里旅游,最多的是看小浪底宏伟的样子”据李永慧介绍,小浪底现在平均每年可以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而这其中的50万,是在一年的里的20天里完成的。
据了解,每年的6月底7月初,大约有20天的时间,是小浪底“调水调沙”的时间,届时,小浪底上下左右10股巨大的水流腾空而出,总泄流量达到17000立方米/秒,整个黄河都腾飞了起来,这难得的壮观景象,是短时间内吸引众多游客的根本原因。
小浪底“调水调沙”壮观景象(受访者供图)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介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