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工建,郑州市总工会“书记项目”走深走实出实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岚

        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提速重点项目、做强主导产业、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全力以赴拼经济”工作要求,郑州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启动了“党建带工建 助力经济提速提质”专项行动,推动全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落地见效、走深走实,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布局

“书记项目”立项后,市总工会党组提出了“把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出富有时代特点、郑州特色的‘党建带工建’工作阵地、实践载体和服务品牌”要求,成立了5个书记项目临时党支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书记项目”领导小组,同时作为省“万人助万企”和市“三标活动”的主要抓手。

结合工会蹲点工作安排,抽调党组成员和调研员以上领导带领28 名年轻干部组成7个书记项目蹲点工作组,列出专项经费,分赴巩义、新密、新郑、金水、高新、经开、航空港实验区等7个区县(市)开展蹲点工作。书记项目专班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5类17条基层蹲点具体工作任务。

市总工会建立健全“党建带工建”绩效考核、定期研判、基层调研、联合督查、信息通报、观摩交流等7项工作机制,同时,把“书记项目”列入党建工作考核目标;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工作会,分析问题、研究创新举措,从组织建设、会员入会、普惠活动、维权帮扶等方面制定了6类26条具体措施,印发了《郑州市实施“党建带工建 助力经济提速提质”专项行动资金补助措施》。

夯实基层基础 扩大组织覆盖

市总工会主动做好与市委组织部、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的对接工作,对全市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按照“五清”标准进行摸底排查,梳理368个在郑省重点项目、575个市重点项目和2269个专精特新企业基本情况,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下达至各开发区、县(市)区工会和市总工会7个“书记项目”蹲点工作组。在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按照组织同步设置、阵地同步建设、工作同步谋划、制度同步完善、活动同步考虑,组织统一覆盖、人员统一配置、活动统一开展、保障统一落实。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先把工会组织建立起来,以此推动党的组织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动建立基层工会组织474个,发展会员5.72万人,其中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新建工会组织238家,覆盖取工3万余人。

强化宣传引领,建强服务阵地

动员组织劳模工匠、技能人才进项目、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广泛开展“职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千场大宣讲”“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等宣传教育活动500多场次。市总工会联合有关单位建设“劳模”宣传街区、劳模精神主题地铁车站、“最美职工”公交主题车厢,开通“劳模号”“工匠号”地铁专列,举办“传承红色血脉 建功伟大时代”职工文艺汇演、“劳模匠星耀中原”郑州市劳模工匠风采展和“大美郑州 劳动筑梦”郑州职工摄影展,开展全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推荐的郑州圆方集团《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引领职工同心奋斗》案例获得2023年河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十佳创新案例”,市总工会获得全省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

充分利用工会自有资源和社会资源,把党员职工服务阵地纳入统一建设规划,各区县市和市总蹲点工作组共打造党建带工建示范点42个,先后投资建设了165个服务和凝聚职工群众的“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党员(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命名郑州市“书香工会”20家、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30家,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服务阵地成为职工精神文化的新家园、凝聚力量的主阵地。

深化产改工作,激励创新创造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部署,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8家单位组成9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督查组,深入县区、企业一线开展现场督查。选树100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企业,着力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在南京大学举办120余人参加的专题培训班,持续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赋能增效。

与市发改委、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心举办2023年全市重点项目“党建带工建 助力经济提速提质”暨“六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深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绿色发展、职工技能等竞赛活动,覆盖职工110万人次,组织动员党员职工在破难题、促建设、提质量上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切实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召开全市劳模工匠座谈会,挂牌成立郑州市劳模工匠学院,打造提升职工素质、加强交流合作、激发创新创造的新平台。

今年以来,完成“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技能培训9483人次,选树表彰“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108名、郑州市五一巾帼奖42个、第四届郑州大工匠10名、第三届郑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奖60项,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做实维权服务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全市各级工会积积极拓展工会法律服务内容,深度参与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建立“法院+工会”诉调中心对接工作室17个,发挥“12351”职工服务热线平台作用,累计调处化解劳动领域纠纷案件和信访案件717件,涉案金额898万元,线上线下、高效联动、速调速办的联调服务新格局初步形成。织开展“百场安全培训进企业”活动110余场,受众职工1.2万人,有效提升了企业和职工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水平。

从职工需求着眼,精准谋划、持续发力,创新推出“惠工保”“惠工游”“惠至心灵”3类职工普惠服务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工会累计投入资金600万元,受益职工10万人,其中,“惠工保”参保303642人,理赔5995676元;“惠工游”普惠职工32785人;“惠惠心理话”栏目热线,心理健康科普视频号、抖音号职工粉丝不断壮大,心理科普关爱普惠职工,初步形成了“工会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助力、职工受益”的服务新模式。市总工会累计投入慰问资金431万元,走访慰问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368家,惠及职工8.12万余人。市、县工会投入897万元开展绿色出行、消费帮扶、特惠观影等职工普惠服务,惠及职工61万人次,促进了职工生活品质有效提升。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李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