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黄达 巩慧祯/文图
胎龄 29+4周的产妇,由于产妇重度子痫前期,腹腔积液,胸腔积液,需要实施剖腹产,立即终止妊娠。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NICU立即启动新生儿复苏团队在多科室医生密切配合下,这名孕妇顺利诞下一名早产婴儿。
出生时仅有950克的悠宝,体重轻,病情重!全身只有巴掌大小,皮肤薄如蝉翼,自主呼吸微弱,全身青紫,心率微弱,经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61个日夜守护,成功闯过一关又一关。10月30日,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暖箱中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充当“临时妈妈”,用镜头记录了悠宝的“闯关日记”,见证了孩子的一天天闯关和成长,让患儿家属感动不已。

孕妈28周突发呼吸困难 多学科联手保母婴平安
8月30日,新医三附院儿科护士站接到产房紧急呼叫,急会诊一位胎龄 29+4周的产妇,由于产妇重度子痫前期,腹腔积液,胸腔积液,需要实施剖腹产,立即终止妊娠。儿科主任、儿科病区主任韩金芬和新生儿科副主任、NICU负责人王乐男立即启动新生儿复苏团队,带领张峥主治医师、楚敏住院医师迅速进入急救状态,产房内辐射台、气管插管、静脉通路等一切抢救设备准备就绪,为即将出生的婴儿保驾护航。
当天下午,在多学科紧密配合下,一组数字串出了一个鲜活的生命!29周,950克,悠宝降生了,母婴平安!但体重轻,病情重!全身只有巴掌大小,皮肤薄如蝉翼,自主呼吸微弱,全身青紫,心率微弱,悠宝病情危重。儿科医生买春芳立即给予吸痰并迅速进行气管插管术,复苏抢救,渐渐地肤色转红润,迅速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继续救治。
连闯生死关 “临时妈妈”用照片记录闯关点滴
出生时悠宝的体重仅950克,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因为早产,肺部未发育成熟,出生后自主呼吸微弱,新生儿科团队在手术室迅速进行气管插管复苏抢救后,立即将其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继续救治。由于胎龄过小,心、肺、肠道、脑皮下脂肪各器官发育不好。呼吸窘迫、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黄疸、贫血、低体温、体重和循环等难关已排兵布阵等她和医护人员去闯。

每一关都隐藏着致命的风险,考验的不只是医护人员的技术,还有孩子同儿科团队精诚协作的默契和家人的支持。一场生命闯关赛开始了……医师团队针对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新生儿医护团队24小时夜以继日轮流守护在悠宝身边,密切地关注她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忐忑不安中度过了生命最危险的两周。其间,新生儿重症科的医生护士化身“临时妈妈”陪她闯关,用镜头记录了61天8周的“闯关日记”,从第一周的瘦小微弱,第二周在临时妈妈的陪伴下度过危险期……第五周可以吮吸吃奶,第七周又长大了……悠宝一路过关斩将,妈妈赐予生命勃发的力量不言而喻,而医护妈妈每日劳神费力的精心呵护,用人工技术创造生长环境,更是为她凝聚了强劲的生命力。



医护共情让新手父母更加信任 历经61天转危为安
悠宝的爸爸妈妈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妈妈生产后的情况自顾不暇,悠宝一出生就进了重症室,突如其来的状况考验着新手爸爸。在病情谈话中,悠宝爸爸多次用坚定的语气表达对医生的信任:“你们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我和妈妈全力配合,需要我签字就签字,需要我们做什么随时召唤。”这份笃定的相信是所有医护人员放手治疗的推力,也因为这种真诚而彼此信任的关系,让医护人员在助力悠宝闯关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运筹帷幄,制定方案精准有效。

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营养关、循环关......在悠宝顽强的意志下,在和医护妈妈的默契配合下,一关关平安度过。终于,在10月30日,悠宝在妈妈怀中回家了。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