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逢其时 奋斗未有期——信阳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杨小燕 通讯员 熊绍君

凝心聚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勇挑重担,青春信阳奋力奔跑。自今年年初信阳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以“1335工作布局”为导向,以创新招商方式为手段,以“项目为王、结果导向”为工作理念,以“时不我待抓招商,全力以赴拼经济”为工作目标,积极应对招商新常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招商积极性,共同营造“人人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的全员招商氛围,开启了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促进招商工作的新局面。

成果斐然,这是谋篇布局的倾情演绎

招商招活一池水,引资引出一片天。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累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05个,同比增长45%;合同投资总额1264.6亿元,同比增长52%,签约项目数提前3个月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累计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318个,同比增长31%,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61个。318个开工项目中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项目290个,占开工项目总数的91.2%。瑞源电气、亚丹家居、青云科技、明阳智慧能源、蒙牛乳业、拓路者等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信阳,天瞳威视、中深集团、中瑞公司和匹克集团等一批大项目也在积极对接跟进中。

抓得紧、抓得实,这是今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常态长效;项目推进有力度、强链延链有进展、全员招商有突破,这是今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梳理。

——走在前、干在先。我市聚焦六大主导产业,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突出主导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全力拼抢。市级领导走在前、做表率,截至11月底,市级领导亲自出席对接洽谈并进行鉴签的招商引资项目共计47个,合同总金额239.6亿元。通过主动“走出去”敲门招商,到把企业“请进来”共享发展,实现了“天天有洽谈、周周有拜访、月月有活动”的火热氛围,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职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截至11月底,全市、县党政主职干部累计外出招商考察352人次,本地会见重要客商1783人次。各县区都把招商引资放在突出位置,招商工作,招商的意识、招商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员抓招商、促招商的氛围愈来愈浓。

——机制全,调度强。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县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都明确了由常务副县(区)长分管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商务牵头、部门联动的开放招商机制,基本形成了市直部门抓“线”、各地抓“块”的条块结合、分工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招商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评价机制。研究印发了《信阳市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导则》,科学设定全市年度招商引资指导性任务及工作考评办法,建立了一套对县区、对市直单位招商引资综合评价体系。三是强化项目全流程服务推进机制。实行项目全流程服务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筛选重大在谈项目和签约项目,按照属地原则,明确牵头市领导,组建全流程对接小组,全程跟踪服务,加快项目尽早签约、尽快落地。四是健全灵活高效的信息调度机制。实行了“周汇总、月通报、季督导、年考评”机制。

——举措新,谋划远。今年以来,全市积极创新招商“打法”,全面推行市场招商、链式招商、资本招商,创新专业招商。通过发挥投资基金引导作用,促进云知声、瑞源电气、宽腾医疗和全路程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探索专业化招商,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以市场为导向组建园区运营公司。深耕链式招商,各县区结合自身优势及产业结构特点,明确一条主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政策洼地和产业链集中地,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开展境外交流,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市商务局与新加坡一带一路国际协会达成开拓国际市场和开展经贸合作协议,市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就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绿色食品产业链项目达成共识并实施推动。

——特色多,亮点足。积极组团参加了“2023粤港澳企业家投资推介会”“2023全球豫商大会”“豫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第十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成功举办了“2023年深圳企业家春茗会暨信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第十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2023信商大会暨豫闽台企业家高峰论坛”、“全市招商引资大比武”等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动。为了抢抓户外产业发展机遇期,开展了户外产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激发全市上下招商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我市还充分利用节假日掀起了招商热潮。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国庆等传统节假日,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过节的契机,通过登门拜访、座谈交流、园区观摩等形式,与返乡成功人士相聚一堂,深入洽谈推动项目合作,开展信商回归活动,引导信商回乡投资兴业。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异地商协会作用,聘请6位行业领军人、知名企业家、异地商协会会长为信阳招商大使。

厚积薄发,这是催人奋进的通关秘籍

使命,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使命,也是对历史的庄重承诺。

今年以来,全市整合市级层面招商资源和力量,积极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领导干部配备向招商部门倾斜,把熟悉开放型经济、具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干部选配到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统筹推进全员招商工作,确保落实“三个到位”,即领导精力投放到位,精兵强将选派到位,目标责任落实到位。市里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苏州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联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以市场为导向组建园区运营公司,探索建立专职专业化招商队伍,实行聘用制,薪酬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聘用期档案封存管理。加强招商人员的培训,成功举办了“全市招商系统户外运动产业专题培训”活动。

开放是气质,改革是核心。我们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行政审批“清障提速”行动。健全客商投资审批时的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等“三大服务体系”,深化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制度。系统性梳理招商引资土地税费、上市融资、科创人才、回归工程、政务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研究全市普惠性招商政策,针对企业需求、项目需求、县区需求推出主导产业招商“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定制化“套餐”。建立健全面向外来投资企业和外商的相关服务制度,优化公共服务,着力办好为外商服务的实事工程,切实解决外商在生活、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目前,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和各县区“1+1”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我们积极筛选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关键环节、重点企业、链主型企业,绘制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开展驻地招商、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有效对接重点经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围绕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纺织等产业集群;大湾区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等,精准招引一批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抢抓苏信对口合作重大机遇,积极承接苏州产业转移,加快构建优势突出、聚链成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守正开新,这是笃行致远的发展强音

为拥抱发展的浪潮,信商人敞开热情的胸怀;为开创事业的局面,信商人铆足拼搏的韧劲——

抢风口,占赛道。聚焦战新产业引育和未来产业抢滩,紧盯前沿风口,前瞻布局、主动出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深入实施“三大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创新赋能,推动传统产业与风口产业相嫁接,不断实现“老树发新芽”,带动制造业整体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紧盯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上市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分析产业投资布局和头部企业投资动态,全力招引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寻求转型升级的突破点和发力点。注重招引初创公司,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等。

搭园区,守“阵地”。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实质性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推行“专营店”发展模式,扎实开展百园增效、低效退出,加快完善道路、供电、管网、标准化厂房等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开发区营业收入、投资强度和产业强度,推动各开发区加快争先进位。

鼓干劲,强队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精准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吸引投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依托其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开展以商招商。研究建立招商引资全覆盖常态化培训制度,确保每年每名招商干部能得到专业性系统培训,集中力量提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专业化水平,着力补齐专业化不强短板。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招商队伍配置,进一步综合运用社会公开选聘、体制内遴选抽调、挂职交流、顶岗锻炼等方式,建强招商队伍力量,着力打造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精干招商队伍。制定绩效评价体系,按照工作业绩兑现薪酬,激发工作干劲。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