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抑郁症,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抑郁康复心智慧中原高峰论坛温暖举行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健康。

20日,“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抑郁康复心智慧”中原高峰论坛暨河南省学生安全救助基金会守仁家庭教育学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40余位省内各界精英同聚一堂,共话关爱,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献计献策。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2019-2022)》显示,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本次参与调研人群中,18岁以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达30.28%,18-24岁占比35.32%。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巨大威胁,青少年抑郁症不仅是一个医学、心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学生安全救助基金会联合守仁心学苑主办,河南省和谐妇女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办,旨在通过集中来自医学、心理学、教育、传统文化等多领域专家的智慧,共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康复问题,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办法,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家庭疗愈等多方位共同发力,以期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助力,为幸福家庭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只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教育部“家校共育”项目组专家、中国守仁心学苑创始人刘志高认为,“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没有爱心不行,没有恒心不行,没有信心不行,不专心不行,没有全社会的协同一致也不行!”

“改变一个孩子,就能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和睦意味着我们整个社会的和睦!”河南省新联会副会长、河南省学生安全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苏军辉在会上发出倡议: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希望每个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

河南省名中医、原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副院长李平安在发言中指出,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常起源于童年,而家庭环境因素是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的一大诱因。“在这场战役中,父母必须站出来!”他特别强调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做出改变,必须对参与辅导疗愈的专家导师足够信任,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心理医生刘胜超从病理学的角度介绍了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学特点,并分析了当下常见的抑郁障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的利弊,引发了大家对抑郁症全病程管理的关注。

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的赵琳老师分享了自己长达16年的封闭学校工作经验与心路历程,让大家更真实地感受到在一个大环境下爱心对于解决孩子心理健康的意义与价值。

瞳心诊室创办人、原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心理科主任医师、河南省和谐妇女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闭症部负责人马丽从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及常见问题解决四个方面,系统阐明青少年心理治疗与成长训练的新思路。她特别强调说:解决青少年问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角度入手,综合解决,不论什么样的心理疗愈方法,只有做到了共情、觉知、分析,才会有行为的改变。

守仁心学苑金牌咨询师、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咨询师朱小芳结合四个典型的青少年成长咨询个案告诉为人父母者一个残酷的现实:孩子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呈现。“要想解决孩子的抑郁问题,父母首先要放下所有执念,做回爸爸妈妈,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刘志高在题为“青少年抑郁自我疗愈与家庭疗愈的实战技术与艺术”的分享中也对抑郁孩子的父母们提出殷切期望。

来源:河南省学生安全救助基金会 编辑:于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