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成伟:践行大食物观、推进节约减损,做好食品安全“加减法”|两会访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姜雨璐

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近20%的人口,成绩举世瞩目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建议,要持续确保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科学”,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推进全社会、全链条节约减损非常关键。

“一个‘加法’、一个‘减法’,其根本就是开源和节流。 ”李成伟说。

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实现多元供给平衡

啥是大食物观?

通俗地说,“大食物”不只是水稻、小麦等主粮,还包括蔬菜、水果等副食产品,还有肉、蛋、奶、鱼等动物性食品,以及微生物、合成物质等可食物品。

大食物观的意义在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要强化大食物观,打造科技改善供给的‘平衡器’。”李成伟说,建议国家进一步倡导和实践大食物观,既要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以生物育种、耕地保育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供给能力;也要强力发展合成生物学等基础及前沿交叉学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食物品种,实现食物多元供给平衡。

强法治、调结构、重教育,推动全社会节约减损

“推动节约减损,要做到全社会、全链条,缺一不可。”李成伟说,从现实来看,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欠缺,市场波动,消费观念习惯的不足以及供应链管理不善等,都会导致粮食的损耗和浪费。

“推动全社会节约减损,重在法治和意识。”他说,强化法治建设,架起全方位节约减损的“高压线”很关键。

2024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就将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对于全方位推进节约减损、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李成伟表示,建议国家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快完善相关条例出台实施,让每一个公民都深刻认识到节约粮食的法定义务。同时进一步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各省市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法律手段规范、约束和引导全社会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

其次,强化结构调整,倡导科学健康饮食的“新日常”。李成伟建议,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适量、均衡、绿色的饮食结构,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通过倡导健康合理的饮食搭配建议、高效科学的食品供给,既提高粮食利用率,又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规范预制菜行业标准,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利用率。同时,鼓励推广智能厨房设备,实现精准烹饪和按需配餐,降低厨房中的损耗。

此外,强化宣传教育,厚植全民节约减损的“潜意识”。建议国家在青少年教育和全社会中持续开展粮食安全、“光盘行动”等宣教活动,增强消费者的环保、节约意识,鼓励适量购买、合理储存和处理剩余食物,引导全民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凝聚“反对浪费、人人有责”的价值共识。

强化技术投入,推动全链条节约减损

“推动全链条节约减损,重在技术。”李成伟说。

他建议,应强化技术投入,构筑全链条节约减损的“联动环”。国家支持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研发投入,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构筑“产收运储加”全产业链条节约减损的协同“联动环”。

一是在生产环节,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持续推进种业振兴,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抓好主要病虫害防控,以科学之手推动粮食产量提升。

二是在收获环节,全面推进粮食机械化收获,加强国产机械技术升级,早日实现机收损失率降至国际标准以下。

三是在运储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对运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储粮基础设施,改善储粮条件,减缓粮食品质下降速度,避免粮食霉变和损失。

四是在加工环节,减少粗放和过度加工,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采用新型提取、萃取技术,优化加工工艺,建立有效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吃干榨净”每一粒粮食。

“双管齐下,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推进全社会、全链条节约减损,是高质量保障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的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李成伟总结道。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