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金双根:塑造一专多能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岩 通讯员 苏丽敏

目前,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针对新时代应急管理人员培养与赋能、基础研究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 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 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

从五处发力,培养新时代应急管理人才

金双根介绍,根据统计,当前我国整个应急管理产业链人才缺口高达上千万人,特别是近几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加剧了社会不同领域对于应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而推动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起。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大部分高校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应急管理人才却呈现出与现实需要极不相称的缺位缺额。据统计,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中仅1/3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28.3%、16.3%、6.1%;全国范围内安全监管、安全服务、安全技术应用人才缺口较大,应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不能满足需求。

金双根说,实践中,每每遇到大震、巨灾及大规模疫情,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往往只经过简单培训便投入防救灾工作,基层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最大短板。

“要做到风险及时预警、隐患准确识别、危机有效管理,须有高素质专业化应急管理人才做支撑保障,提高应急管理专技人员、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党员干部等应急队伍业务能力。”他说。

根据以上情况,金双根提出了以下五条建议:

一是加强交叉学科体系建设,打通顽固性堵点。应急管理专业作为交叉性强、融合性高的新兴学科,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需要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并敢于取舍凝练出凸显学科标杆的二级学科,推动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增设硕士及博士点,形成独立的、坚固的学科教育堡垒。

二是一专多能优化培养,塑造复合型人才。首先,明确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标准与专业培养方案,统一知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时,注重学科应用性特征,大力开展案例式教学,加强政企部门合作,形成不同行业下多模式应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其次,系统制定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探索开展跨专业的应用型硕士、双学士培养方案,搭建国际化贯通式联合培养新平台,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内外兼修,造就高质量队伍。一方面,加大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师资提升的培训力度,加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可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政企专家作为高校应急管理教育专业教师的重要补充力量。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渠道整合校内教师资源,积极探索不同院系联合聘任教师制度,为跨学科研究的教师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实体交叉体系的完善。

四是建立“学习-工作”双线并行机制。动员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协同参与,突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学习壁垒,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其中,政府可针对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专业学位培养、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参与等工作机制。非政府组织要充分发挥应急志愿者、红十字会、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协同参与优势。

五是建立“基层-高校”双向联动机制。建立基层应急管理人才引进政策工具箱,完善保障与激励机制,增加岗位吸引力。高校应充分结合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加强“通用能力”和“岗位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定制化培养。其中,对于通用能力培养,应区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完善课程建设、创新教学实践等环节。对于岗位专业能力培养,要促进“政—校—企”多方联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河南理工大学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降低竞争经费比重

金双根说,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型升级,基础科学是“根”,特别是0到1原创性研究,一旦有了新成果,有可能是极具突破性的、颠覆性的,但基础研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如科学大楼地下部分,看不见,有的花毕生精力,有的不一定有进展,不能立竿见影。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相比于创新型发达国家平均15%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还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实际情况,金双根建议,逐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基础研究不仅增加投入,还要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和激励政策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创新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让科研人员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又有价值成就感。同时,优化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引导和鼓励企业及社会组织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围绕产业基础科学和痛点机理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根据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开展基础和机理科学创新研究,从而对症下药,提升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另外,目前绝大部分基础科研人员花大量时间写申请书和竞争申报项目,很难保证足够时间潜心研究。有的有好想法和灵感,未能获得资助无法开展研究。建议降低竞争性经费比重,加大优秀人才和团队稳定经费支持力度,让优秀科研人员更好地专注基础原创性研究,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

还要持续加大对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和持续支持,更好培养年轻人才,特别是关注和重视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不断壮大基础研究队伍,营造良好氛围。许多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他们可能七八十岁才拿奖,但真正出成果时也就三四十岁。另外,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世界级研究平台,产出更多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金双根说。

人物名片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官方网站介绍,金双根,男,汉族,1974年生,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土耳其科学院院士,IUGG会士,IAG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等。现任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分管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协管“双一流”创建领导小组秘书处;联系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与信息工程学部办公室)。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