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临颍县: 项目方阵"百亿领航", 研发创新"一马当先"!| 河南省县区经济新力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臧佳佳 张智媛

江苏荣煜(河南)铜基新材料产业园、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位于漯河市临颍县的这两个园区,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曾因休闲食品闻名的县城,如今在科技加持下,食品、工业都已开启发展加速度。

3个月产值近15亿,缴纳税金9680万元

一大早,位于漯河市临颍县的江苏荣煜(河南)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内就已人来人往。5月初,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前来采访,尚未进入产业园内,就在园区门口看到各地前来取经的参观团络绎不绝。

进入江苏荣煜(河南)铜基新材料产业园,生产车间内,火炉通红、吊机摇摆、货车递进。“铜材料先过扎机,再融化冷却,最后出成品,每天可以生产60多盘,每盘5吨重。”漯河金普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卢国强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现在每吨售价约8万元,每天可产300吨,1天的销售额能达2000多万元,再加上其他产业,1天的产值最高可达4000多万元。”

说来难以置信。“我们2023年5月份开始投建,9月28日开工投产,到当年底、也就是投产3个多月的产值,就达到了14.88亿,缴纳税金9680万元。”卢国强说,目前2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后将作为公司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从原材料加工、研发制作、收储以及工艺延伸,都能在园区内闭环实现。

 

 “目前4号、5号厂房已投入使用,科研楼、综合办公楼主体已封顶。下一步将加快3号、6号等厂房的建设,力争项目早投用。”据介绍,江苏荣煜(河南)铜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428亩,总投资50亿元,主要生产绿色环保电线、高中低压电力电缆、新能源光伏电缆、工业机器人电缆、计算机控制变频电缆、高性能矿物质柔性防火电缆、高阻燃特种电缆、合金复合铜线等多种系列产品。

“最近生意很火爆!园区二期投产后,产品能配套航空航天,高铁电网,新能源电池等行业,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铜新材料产业基地,辐射周边7个省份。”据了解,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税收达15亿元。

休闲食品之都,火力全开“抢进度”

不远处的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就投资20亿元。该产业园体验大厅内,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等100多种展示产品琳琅满目。“我们主要研发、生产、销售高端保健产品,致力打造智能绿色园区和全球最大的健康食品和保健、康复医疗产品产学研基地。”企业负责人表示。

临颍御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内,一派抢进度、赶订单的繁忙景象。“我们休闲肉制品、速冻面制品供不应求,员工全部到岗,6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作为“中国休闲食品之都”,临颍县的代表企业有漯河晋江福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颐海(漯河)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北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漯河福美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第一季度全县食品制造累计增加值3.5亿,同比增长11.1%。

  

据悉,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33个,续建类项目共36个,包括中优高端功能食品产业园、中大恒源年产5000吨D-阿洛酮糖建设项目等,总投资479.28亿元;谋划类项目共34个,包括植物蛋白饮料生产项目、预制菜生产项目、复合调味料生产项目等,总投资206.1亿元。

截至目前,临颍县30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了99%,上半年联审联批手续已完成100%,位居漯河市前列;第一季度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48亿元,占年度投资的42.95%;第十一期“三个一批”开工项目14个,开工率100%,已完成投资56.6亿元,占年度投资的73.67%;投产项目20个,已完成投资39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100%,项目达效率100%。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顺利实现了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红”注入了强劲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科技企业后劲强大,驱动生产力突飞猛进

优德控股集团,是行业龙头、河南民营企业百强;中大恒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支持。双方强强联合投资100亿元,共同建设中优大健康产业园。一期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2023年9月已投产。二期中优高端功能食品产业园将投资50亿元,主要建设全球生物资源合作区、高端功能食品生产区、数字化生物分离萃取生产区、AI智能康复医疗装备生产区。目前一期11栋厂房已建成投产,二期两栋厂房地基施工建设已完成。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税收10亿元。

今年3月,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河南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漯河市临颍县中科中颍科创园项目,在“续建”名单中赫然挺立。目前2栋标准化厂房主体框架已经搭建结束,8个标准化车间地基槽、垫层均已完工。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河南豫中新材料等3个倍增企业联合开发建设,产品主要运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检测及治疗等高科技领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30亿元,税收8亿元,同时拉长超硬材料产业链条,为打造百亿级超硬材料产业园增添新动能。

在临颍县2023年度工作表彰暨2024年“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动员大会上,“企业”“研发”“创新”“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过去的一年,临颍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和省单项冠军企业3家,入库“四上”企业95家、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46家,均居全市首位。一大批含新量高、含金量重、含绿量多的项目已在路上,蓄势待发。

全力做强智能制造特色产业链,打造“智能制造集聚区”。临颍县紧抓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获批机遇。新培育“小升规”工业企业20家以上;推动9家“倍增工程”、25家“亿元培育工程”企业产值、税收保持15%以上双增长;培育单项冠军、国家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头雁企业6家,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智能车间(工厂)2个。新培育国家级高企9家、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90家以上,新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个、重点企业实验室6家以上。

18个专班全程服务,现场办公“加速度”

“今年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税退费等优惠政策,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资金问题。以前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企业,工信局等部门建立工作服务群,第一时间推送惠企政策,上门指导材料申请,各项奖补资金直达企业。”中科中颍金刚石超硬材料项目负责人说。

今年伊始,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投产,得益于临颍县开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近年来,临颍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助力各类项目快速投产达效。为了项目建设保质保量,企业生产扩能提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链条式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全县18个“重大项目指挥部+专班”现场办公、联审联批,帮助企业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该县专门开通“绿色通道”,由县大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牵头,成立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小分队,对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实施审批大并联,积极实施项目代办制,继续探索实施“容缺预审+代办”审批服务模式;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实施土地指标预借,提前开展征地等相关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建立以县主要领导为召集人的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及时掌握和通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展和相关情况,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

面临经济扩量提质、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更大力度的思想创新来破冰、科技创新来驱动。“对临颍来讲,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把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作为永恒的主题。”临颍县委书记李俊伟表示,临颍将继续把创新体现在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工作方法、制度机制等各领域创新全面发力。同时,设立重奖,鼓励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不断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