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新华区:和美乡村建设要“写作业”不能“抄作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红勋 实习生 康志豪 通讯员 郑鹤凌
“近期天旱,要赶紧抗旱浇水,保重夏种。”端午刚过,夏风日盛。在平顶山市新华区郏山阳村的麦田边,村支部书记马永召正在查看夏种情况。地表四五十度的高温,很快他就汗流浃背。
“这天热了,生意咋样?骑行驿站你们搞的怎么样了?有啥困难随时给我说。”安排好相关工作,他又来到村头南地的山阳农庄。
平顶山市新华区郏山阳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产业匮乏。近年来,该村通过整治人居环境打造,村民生活和相关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作为村支部书记,马永召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和美乡村建设要求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乡村基础条件、人文风情、特色优势、群众意愿。需要从村的实际出发,谋定而后动,和美乡村建设,不能盲目的‘抄作业’,我们郏山阳村要自己‘写作业’。”面对郏山阳村里存在的问题短板,郏山阳村村委一班人,没有照搬照抄成功经验,而是清醒的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郏山阳村地处香山寺南麓,紧邻根雕园,交通便利,马永召紧紧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整合农文旅优势资源发展经济。
村两委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指导帮助下,郏山阳村紧扣“各美其美”的发展要求,提出“党群共治”的建设理念,秉持“富民兴村”的实践指向,突出特色、讲好故事、打造亮点、发展产业的工作思路呼之欲出。
村民有疑惑,村两委班子入户上门进行解释,并以村小组为依托,组织小组里的群众开会,采取发动群众参与和上下联动的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共同谋划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形成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委会之间协商共谋的良好氛围。
建设过程有困难,村干部主持召开项目现场督导会和研判会,及时调查研究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等实际问题,确保项目积极有序推进,按时、按质完成。
乡村美,民风顺。为积极引导村民兴家风,淳民风,正村风,村里成立“一约五会”,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乡村光荣榜”“移风易俗好榜样”“志愿服务好标兵”等,并一一展示,引领村风民风日渐向好。
经过努力,贫瘠的石头山变成了越野摩托车训练基地,具有承载全国赛事和各类研学活动的能力。村民闲置的房屋经过改造成为农家乐,生意红火。山脚下设置了儿童乐园、采摘园、垂钓园,让前来游玩的游客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虽然和美乡村建设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郏山阳村在实践中做实了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规定动作”。现在的郏山阳村,生态宜居、农业高效、休闲旅游的田园综合体已初见成效,村子也多次代表新华区参加全市人居环境整治观摩并取得优异成绩,用实实在在的效果书写了一份和美乡村建设的“高分作业”。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谢景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