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郑州人的善举,给了两位病重的孩子第二次生命!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6月19日,35岁的郑州个体工商户武昊和21岁的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学生杨艺习,同一天捐献“生命种子”,为两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儿带去重生的希望。

“对您的无私大爱表达万分的感激之情,因为您的无私捐助,给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是您的善良、无私、责任心和使命感,让我们家的小朋友有了顺利治愈的希望,纵有太多的感激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感谢您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两位孩子的家长特意写了感谢信,表达对好心人大爱善举的敬意和感恩。

“既然答应救人,那就一定要做到”

尽管平时生意很忙,热心肠的武昊还坚持定期无偿献血。2022年6月29日,刚好有一辆献血车停在自家店门口附近,他上车献血时,听到志愿者正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得知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的几率极低,急需更多志愿者加入,他当即决定留存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称中华骨髓库)。

2024年4月15日,武昊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起初感觉很诧异:真的吗?当他再三确认、发现情况属实后,爽快答应捐献:“我当初选择入库,就是答应救人了,既然答应救人,那就一定要做到,我同意捐!”

“能救人一命是好事,我支持他。”武昊的爱人杨楠全程陪伴丈夫捐献。她告诉记者,起初多多少少会有些担心,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没有伤害后,就全力支持、保障丈夫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尤其是得知受捐者是一名孩子后,同样作为父母,他们将心比心,更加能够理解患者家长的心情。“离开家的时候,我跟孩子说,爸爸去帮助一位小朋友了。等孩子长大些,我也会跟孩子讲爸爸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情。”杨楠说。

对于武昊来说,这次捐献让他“结缘”一位小朋友。他和爱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共同的心愿:“祝愿这位小朋友能够早日康复!”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杨艺习2003年出生,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他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还是一位心怀大爱的热血青年,前后已经参加8次无偿献血。

“我是跟着同学一起去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了解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一旦和患者配型成功,就有机会捐献救人,觉得挺有意义的,就加入了。”杨艺习告诉记者,2023年10月5日,他在大学路献血屋留下8毫升血样入库,当时就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2024年4月19日,杨艺习准备去上课时,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是真的吗?确定我可以救人?”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很激动,毫不犹豫同意了捐献。

起初,家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不了解,有顾虑,反对杨艺习捐献。他就根据事先掌握的相关知识,耐心地跟家人讲解、沟通,最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得知受捐者是一位小朋友,继续“生命种子”,杨艺习积极配合,及时完成了捐献前的准备工作,在6月19日顺利完成捐献。他动情地说:“我有一个姐姐,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让我又有了一个弟弟。”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对杨艺习的大爱善举给与极大的认可和支持,专门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并安排老师辅导杨艺习因捐献落下的功课。他捐献期间,学院派人全程陪同。

看了患儿家长手写的感谢信,杨艺习非常激动,他说:“看似我救的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家庭,我能够尽一份力让陷入困境的他们看到希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武昊、杨艺习捐献期间,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河南省肿瘤医院党组书记伊文刚,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等前往采集室看望、慰问两名捐献者,为他们加油点赞。

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郑州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和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李宁,金水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倩和专职副监事长张昱婉等,也到场看望捐献者。

6月19日中午,武昊、杨艺习顺利完成捐献,分别成为河南省第1390例、1391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

分享到